摘要:“你好,请帮我预订5斤‘陕茶1号’翠峰。”“现在新芽刚长出来,量很少,要等两天以后,您看可以吗?”一大早,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东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单林江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从春茶开园以来,他带着几十人的队伍当天采摘、当天加工,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你好,请帮我预订5斤‘陕茶1号’翠峰。”“现在新芽刚长出来,量很少,要等两天以后,您看可以吗?”一大早,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东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单林江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从春茶开园以来,他带着几十人的队伍当天采摘、当天加工,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春分过后,汉滨区21.5万亩茶园陆续开园采摘。据茶叶育种专家王衍成介绍,“陕茶1号”光泽感强,芽叶肥壮,茶树具有发芽早、生长势旺、适应力强等优点,干茶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清澈,深受市场欢迎。
“宝子们,我带大家看一看我们茶园的风景,这里三面环水,阳光照射特别充足,所以我们的茶叶口感特别鲜甜,有需要了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我的直播……”在流水镇良田村,汉滨区周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静把直播间“搬”进了茶园里,她背对汉江,以茶农为背景,在“云端”宣传推介家乡茶叶。
为了迎接今年春茶季的到来,汉滨区农业农村部门及时印发《茶树“倒春寒”预防措施》《春茶采摘技术要点》等文件,组织专业技术干部按区域深入涉茶镇,开展春季茶园管护指导,就春季茶叶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开展培训,全力做好茶园春管工作,确保春茶生产有序开展。
近年来,汉滨区牢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殷殷嘱托,用好硒资源,做强茶文章,持续在种植、生产、销售上全方位发力,以种苗、技术、理念“三变”推动富硒茶产业提质升级。在种苗方面,汉滨区大力推广“陕茶1号”自有品种,加快标准化茶园建设和老茶园逐年更新改造,落实茶园科学管护措施,让低产茶园向高产茶园转变。在技术方面,积极应用有机质改良土壤、生物防控、以草抑草等绿色生产技术,集成推广一批先进适用、节本高效、绿色低碳的新模式,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在理念方面,汉滨区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品质提升、品牌引领,因地制宜促进茶旅融合发展,利用夏秋茶丰富产品类别,不断延链强链,着力打造集生产、体验、观光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茶园。
截至目前,汉滨区现有茶园面积21.5万亩,年产量突破10000吨,建成“陕茶1号”良种繁育基地500亩,培育茶叶园区56个、加工企业78家,入选全国茶业重点县域,以“陕茶1号”为主导品种的富硒茶产业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 编辑 张鑫 通讯员 周亭松 周濬
来源:二三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