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转业至陕西的林业局,后因超生被开除公职,但我绝不后悔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9 18:15 2

摘要:【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我看看,别落下什么。"老马敲了敲我宿舍的门,探进头来问道。

"差不多了,就这些东西。"我指了指床上简单的行李,心情复杂。十年军旅生涯,竟然只打包了这么点东西。

那是1985年初春,我办完转业手续,即将离开生活了十年的部队,前往陕西的林业局工作。说实话,心里五味杂陈。

入伍那年我才18岁,从山东农村来的毛头小伙子。记得第一次穿上军装时,照着镜子都不认识自己了。那时候的军装面料粗糙,新发的军装还带着一股特殊的味道,有点像樟脑丸。

"李老弟,想家了吧?"老乡小张看我发呆,递给我一根烟。那时候,烟是战友间最好的交流工具。

"想是想,但更多的是不习惯。"我接过烟,深吸一口,"这被子叠得跟豆腐块似的,睡一觉又得重新叠。"

新兵连的生活真是苦啊。早上五点起床,刺耳的哨声把人从睡梦中拉出来。然后是叠被子、洗漱、跑操,一切都得按时完成。内务整理特别严格,被子要叠成"豆腐块",水杯要摆成直线,毛巾要叠成统一的形状。

"你小子被子又叠歪了,重叠!"班长每天都要说这句话。就因为被子边缘偏了一点点,就得重新叠。

夏天的训练更是辛苦。穿着厚重的军装在烈日下训练,汗水湿透了衣服,又干了,又湿,反复几次,衣服上全是白色的盐渍。

"李老弟,你看我背上。"老王转过身,军装都被汗水浸湿了,"这天儿热得跟蒸笼似的。"

冬天则是另一种煎熬。东北的冬天,零下二十多度,早操时呼出的白气在空中结成霜,眉毛上挂着白色的冰渣。但再冷也得出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听说食堂今天有红烧肉。"老赵在训练间隙小声说。

"真的假的?上次说有鱼结果是咸鱼。"我有点不信。

"这回是真的,炊事班老李跟我说的,他骗我干啥。"

部队的伙食说实话还行,虽然没什么花样,但能吃饱。最常见的就是大锅菜,一个大铁锅炖满了土豆、白菜、肉丁。每到发津贴的日子,大家都会偷偷去营部附近的小卖部买点零食,饼干、糖果什么的,藏在被子底下,晚上熄灯后一起分享。

"来,尝尝我家乡的特产。"东北的老刘经常从家里带回来一些山货,松子、榛子之类的。

军营里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收信和休假。每当邮递员来到连队,大家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

"李建国,你的信!"这句话比表扬还让人兴奋。我总是把信藏在胸前的口袋里,等晚上熄灯后,偷偷打着手电筒看。家里的信总是很朴实,爸妈问我吃得好不好,冷不冷,有没有受欺负。妈妈每次都会在信的末尾写上"多穿点衣服,别冻着"。

训练之余,我们也有娱乐活动。连队有个小广播室,放着几盘磁带,《士兵之歌》、《军营的心》是经常播放的。有个文艺兵,会拉手风琴,每到节假日,大家就围着他听他演奏。

"来,这首《军港之夜》,送给想家的战友们。"他总是这样说。

记得立功受奖的时候,整个连队都与有荣焉。我在部队第四年,因为在一次抢险救灾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三等功"。虽然只是个小功,但当连长在全连面前宣读时,我感觉自己像个英雄一样。

"李建国同志,在抗洪救灾中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工作36小时,抢救物资价值十万元,荣立三等功!"

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苦都值了。

转业前,我已经在部队待了整整十年,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班长。这十年里,我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男人。

"老李,这酒必须得喝。"转业前一晚,战友们偷偷买了几瓶二锅头,在宿舍里给我送行。

"哥几个,我舍不得你们啊。"我有点哽咽,十年的军旅生涯,结下的友谊比亲兄弟还深。

"别矫情,到了地方别忘了写信。"老张拍拍我的肩膀,"听说林业局不错,有女同志。"大家都笑了起来。

第二天,我换上了崭新的便装,拎着简单的行李,站在军营门口。

"保重啊,兄弟们。"我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军营,转身离开。

到了林业局,我被安排到下属的一个林场做技术员。工作不算难,主要是负责一片林区的管理和植树造林。收入虽然不高,但比在部队强多了。每月有固定工资,还有福利分房,总算是安定下来了。

林场里大部分是当地人,也有几个和我一样从部队转业来的。我们经常一起聚餐,聊聊部队的事,也算是找到了共同语言。

"老李,你这军人作风还挺明显的。"林场的会计老王笑着说,"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比闹钟都准。"

"习惯了,在部队十年,生物钟都定好了。"我也笑了。

在林场工作的第二年,我认识了我现在的妻子。她是局里食堂的会计,长得不算特别漂亮,但特别勤快、贤惠。

"李同志,食堂的票据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下?"她经常这样帮我。

"那太感谢了,我对这些数字就是头疼。"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慢慢地,我们走到了一起。在那个年代,谈恋爱很简单,就是一起吃个饭,看个电影,有时候骑着自行车在林场的小路上散步。

"你转业军人,以后肯定有出息。"她常这样鼓励我。

相处了半年后,我们决定结婚。当时的婚礼很简单,就是在食堂摆了几桌,请了局里的同事和几个从部队转业来的战友。

"老李,祝你们白头偕老!"战友们的祝福很朴实。

婚后生活很平静,我每天上班、下班,周末和妻子一起收拾家务,日子过得还算舒心。1986年底,我们有了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全家人都特别高兴。

"以后咱们家有后了。"岳父喝了点小酒,红着脸对我说。

我的儿子很可爱,白白胖胖的,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我下班回家,最开心的事就是抱着他玩。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我感到无比满足。

"儿子,爸爸抱。"我常常这样逗他。他咯咯地笑,小手拍打着我的脸。

1989年,妻子又怀孕了。按照当时的政策,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孩子,是不能再生的。但老一辈人的思想根深蒂固,特别是我的岳父母,一直催促我们再生一个。

"万一再生个女儿也行啊,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多好。"岳母经常这样说。

面对家里的压力,我和妻子决定再生一个。虽然心里也有些忐忑,但当时想着最多就是罚点钱。

"如果单位知道了会不会有麻烦?"妻子担心地问我。

"应该不会太严重,最多就是批评教育,罚点钱。"我安慰她,"再说了,咱们住在林场,离局里远,也不一定会被发现。"

为了避免麻烦,妻子怀孕后很少去局里,我们找了一个偏远的小诊所做产检。

九个月后,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小丫头特别漂亮,皮肤白嫩,眼睛大大的,像妻子。我抱着她,心里满是幸福和自豪。

"这下家里热闹了。"我笑着对妻子说。

然而,好景不长。单位很快发现了我们超生的事实。林业局是国家单位,对计划生育要求严格。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

"老李啊,你这事我们知道了。"局长面色严肃地说,"按规定,你得被开除公职。"

我心里一沉,虽然早有准备,但真听到这个结果,还是很难接受。转业后好不容易有了稳定工作,就这样没了。

"局长,能不能通融一下?罚款、降职都行。"我试图讨价还价。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上面的政策就是这样。你是转业军人,更应该带头遵守国家政策啊。"局长摇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

1990年初,我正式被开除公职。那段时间,我心情特别低落,整天闷在家里,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想那么多了,孩子都生了,再后悔也没用。"妻子安慰我,"听说镇上的砖厂在招工,你去看看?"

就这样,我开始了新的生活。从林业局的技术员变成了砖厂的普通工人,收入少了一半多。但看着家里两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我并不后悔。

"爸爸,抱抱。"女儿会说话后,最喜欢这样向我撒娇。每次听到这句话,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砖厂干了两年后,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脉,自己承包了一个小砖窑。经营砖窑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要监督工人拌料、烧窑、出砖,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收入比在林业局时还要好,能养活一家人。

"老李,你这人真行,吃苦耐劳。"镇上的人都这样夸我。

"在部队练出来的,什么苦没吃过。"我笑着回答。

部队生活教会我的最重要一课就是:无论多艰难,都要往前走。虽然因为超生被开除公职,但我并不怨天尤人,而是找到了新的出路。

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儿子在城里开了家小餐馆,女儿在县城的医院当护士。每次家庭聚会,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样子,我都觉得当初的选择没错。

"爸,您当年因为我被开除公职,后悔吗?"女儿有一次问我。

"后悔什么?有你们两个,我这辈子值了。"我笑着拍拍她的肩膀。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没有超生,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可能会一直在林业局上班,安安稳稳地等退休。但我不会有我的小女儿,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完整的家。

"老李,喝茶。"老张是我在部队时的战友,后来也转业到了陕西,虽然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你说咱们这些老兵,命运真是不一样。"我端起茶杯,感慨道。

"是啊,有人一直在机关,有人下海经商,有人像你一样自己干。"老张点点头,"但是,军人的底色不会变。"

是的,军人的底色不会变。无论在哪里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那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直伴随着我。

昨天,我翻出了当年的军装和转业证明,摸着已经发黄的布料,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从一个农村少年,到一名军人,再到一个普通的砖厂老板,我的人生经历了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李德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