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

雅言与俗称:探寻中国古代称谓的文化密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则是社会关系的镜像。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汉语以其博大精深,衍生出纷繁复杂且意蕴隽永的称谓体系。这些称谓不仅仅是简单的指代符号,更承载着古人对性别、年龄、身份、品德乃至情感的细腻观察与独特表达。从“女子”到“巾帼”,从“丁壮”到“须眉”

古代 雅言 中国古代 萧娘 萧郎 2025-05-13 00:14  5

长河落日耀金戈 讲述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征战史例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描述了塞北边陲壮阔雄奇的景象,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书写下无数激昂壮烈的诗篇,其中尤以起源自塞北草原大漠的北方各少数民族贡献最为突出

长河落日 落日 中国古代 金戈 少数民族征战史 2025-05-12 16:01  2

商丘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起源

燧人氏不仅是钻木取火的发明者,更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之一。战国《尸子》记载其"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通过观测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的方位变化确定春分节气,指导原始农业烧荒播种。这种将火的使用与星象结合的行为,体现了"以火纪时"的朴素科学思维。

天文 商丘 天文历法 中国古代 历法 2025-05-12 10:34  2

研读中国古代经典的必由之路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主要包含在经史子集当中,诸子百家精华独具,各有其长。要想了解古人思想,学习古人智慧,借鉴古人谋略,唯有问学明师、汲取古文不可,此外别无捷径能行。而求贤入古,亦唯有对古文字的“音、形、义”真正弄懂贯通,最后才有发言权。

古代 中国古代 杨春林 谋略 中国古代文化 2025-05-09 02:00  4

云布集团:漂絮残絮到文明载体,中国古代造纸术的生态智慧

远古时期,人们在进行丝织品生产时,会利用漂絮工艺。在漂洗蚕丝的过程中,蚕丝下层的竹席上会残留一些絮状物,这些漂絮残絮便是造纸术最初的灵感来源。当时的人们或许并未意识到,这些看似无用的残絮,将在未来开启书写材料的新纪元。这种对生产废料的再利用,体现了古人对资源的

中国古代 造纸术 生态智慧 云布 云布集团 2025-05-08 13:10  2

中国古代曾长期实行分餐制,为何又演变成现在的合餐制?

众所周知,现代的就餐方式大多采用的是“合餐制”,即将菜肴一同准备好,大家围坐在桌子旁共享美食。然而,西方的传统则更倾向于“分餐制”,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一份餐食,各自享用,互不干扰。很多人认为,分餐制的确是一种更加卫生的就餐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疾病的交叉传播。

古代 公筷 中国古代 食礼 早朝 2025-05-07 09:42  3

黄育聪:开拓中国古代小说阅读史的力作

中国作为印刷术的发源地,印本图书的出现可追溯至隋唐时期。然而,有关印刷术的史料零散且不成系统,传统文献学长期以目录版本校勘考据为主要范式,致使刻本记载成为印刷史研究的单一维度。民国时期西方印刷观念的引入打破了这一局限,而近年来的研究更将印刷史拓展至出版史、书籍

古代 小说 中国古代 阅读史 建阳刊刻 2025-04-30 07:2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