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佛会寺遗址新发掘出土300余件文物
6月25日,大足石篆山石窟寺区域的佛会寺考古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工作景象。现场考古出土大量文物,考古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清理土层、记录遗迹,力求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蕴含历史信息的细节。
6月25日,大足石篆山石窟寺区域的佛会寺考古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工作景象。现场考古出土大量文物,考古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清理土层、记录遗迹,力求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蕴含历史信息的细节。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6月24日,重庆大足石篆山石窟寺区域的佛会寺考古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工作景象。现场考古出土大量文物,考古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清理土层、记录遗迹,力求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蕴含历史信息的细节。
为积极响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在 “2023 长江文明论坛” 达成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特别强调 “加强考古发掘利用合作,围绕宋元山城体系、川渝石窟纳入‘考古中国’工程深化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与大足石刻研究院,于 2025年5月正式开启石
“围绕石窟寺、考古、古建筑、博物馆等领域的紧迫需求培育创新平台和团队,先后依托文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布局建成了云冈学研究和古建筑保护国家级科研基地和联合工作站,获批成立了石窟寺保护与传承,科技考古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山西省文物测绘融合技术创新中心,培
2025年,以石窟寺、长城、古城址、古建筑、张掖彩丘等代表性文化和自然遗产为重点,启动遗产保护和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布局、国际交流合作等项目,加快构建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一带贯通、六市联动、多点支撑”的总体布局,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初见成效。到2
2025年,以石窟寺、长城、古城址、古建筑、张掖彩丘等代表性文化和自然遗产为重点,启动遗产保护和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布局、国际交流合作等项目,加快构建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一带贯通、六市联动、多点支撑”的总体布局,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初见成效。到2
6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对推动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机制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中国甘肃网6月11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白永萍)6月10日下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甘肃省预计投资6.1亿元,推动落实120项具体任务,加快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
中国甘肃网6月11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 6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对推动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机制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日前,甘肃多部门共同制定《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分阶段提出2025年、2030年底、2035年底的主要目标。2025年,以石窟寺、长城、古城址、古建筑、张掖彩丘等代表性文化和自然遗产为重点,启动遗产保护和利用、基础设施
6月10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就《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发布解读。该方案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全国重要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旨在系统推进河西走廊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保护
当地村民对石像生旁的麦子进行人工收割,避免伤害文物。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
4日,市委书记江凌到龙门石窟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加强龙门石窟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切实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总书记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龙门石窟时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强调“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龙门石窟时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强调“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
河南省洛阳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近年来,洛阳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在赓续千年的河洛大地上书写保
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古石刻、古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资料、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为可移动文物。
编者按石窟寺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是中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先后考察调研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对石窟寺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2025年3月1日起施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