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 博物馆日活动预告:一起 “趣” 探博物馆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大观博物馆携手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紧扣“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主题,精心策划 “5・18 博物馆日,一起‘趣’探博物馆” 活动,超多精彩,等你来解锁!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大观博物馆携手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紧扣“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主题,精心策划 “5・18 博物馆日,一起‘趣’探博物馆” 活动,超多精彩,等你来解锁!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艺术中,碑帖拓片占据着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它们是古代金石刻石文字最直接的记录,是书法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研究历史、文化、文字演变乃至社会风貌的珍贵实物遗存。然而,不同于书画、瓷器等广为人知的收藏门类,碑帖拓片显得更为小众,对收藏者
唯心造物,手指蒼穹點繁星,一揮,閃耀銀河,再揮,綻放華夏。中國上下五千年(八千年),綿延的文脈在歷史的長河中激揚、流淌。水擊浪花,凝霜嗅墨,疏影斑駁,暈開一場獨屬於傳拓之事的美學散步……
拓片以“原物复现”的特性,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的一手资料。通过将碑刻、青铜器、摩崖等载体的文字与图案以墨色印于纸本,拓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物件的形态细节,包括文字用笔、雕刻痕迹、自然风化形成的“石花”等。
此次展出的邯郸地域精品拓片百余件,内容丰富,具备极高的学术价值。展出的拓片不仅展现了邯郸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艺术、雕刻技艺和社会风貌,更承载着祖先们的智慧结晶和文化记忆,更能勾勒出邯郸地域历史发展的脉络。
刻石拓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载体,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它的发展演变,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最初的墓碑、墓志铭、功德碑,到文人墨客的书法碑,再到成为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字记载介质 - 拓片(拓本),每一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该碑原立于陕西白水县史官村仓颉庙附近,历史上因战乱与地理变迁,曾三度佚失又重现。清乾隆年间首次出土,嘉庆时再度湮没,直至1920年因驻军修缮寺庙而重见天日,1972年迁藏西安碑林博物馆,成为金石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读者对金石文化的认知与兴趣,4月20日下午,垦利区图书馆联合垦利区博物馆举办了“瓦当拓影·书卷留香”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吸引20余名少儿读者及家长踊跃参加。本次活动结合博物馆拓片展,通过知识讲解、实物展示
手指抓铁虽无痕,金石遇拓片,留印亦留痕。拓遍青山人未老,只缘身在最基层。无数次历史千秋大梦中,在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里,一卷《金刚经》拓本静静沉睡了千年。当它被拂去尘沙时,墨色依然清晰如初,仿佛唐人抄经的呼吸犹在纸面。这方寸之间的永恒印记,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人
近日,由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吴宝平领衔的《匠心独具》非遗体验课在延吉社区第二睦邻中心开课,三十余组家庭在墨香纸韵间触摸历史温度,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时光拓印之旅”。
1910年4月,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在东京总部会议记录中写道:“获取南诏碑文对研究西南战略至关重要。”
为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以“画”赋能文旅,全方面、多角度展现祝阳镇乡村振兴新面貌,提升祝阳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书画、摄影、拓片等艺术家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1月10日,2025年岱岳区“黄河大集”新春季系列
12月7日,“守艺人周末公益课堂”之省级非遗青溪龙砚制作和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拓片体验开课,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学习体验,大家“沉浸式”接触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