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华夏行”北京夏季品鉴交流活动启幕
5月24日,南平市“武夷茶·华夏行”第二场活动——北京夏季品鉴交流活动暨国际茶日福建会客厅·建阳小白茶品牌推介会在北京举办。活动以“国际茶日”全球茶文化交流为契机,以茶叙、茶缘链接产业资源,汇聚茶行业权威专家、重点产区代表、产学研精英及首都文化界人士,共襄武夷
5月24日,南平市“武夷茶·华夏行”第二场活动——北京夏季品鉴交流活动暨国际茶日福建会客厅·建阳小白茶品牌推介会在北京举办。活动以“国际茶日”全球茶文化交流为契机,以茶叙、茶缘链接产业资源,汇聚茶行业权威专家、重点产区代表、产学研精英及首都文化界人士,共襄武夷
5月18日至24日,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美萍率领课题组赴山西、内蒙古,围绕“打造武夷茶文化国际交流平台,让‘万里茶道’起点焕发新生机”重点协商议题开展考察,学习借鉴当地万里茶道申遗经验做法。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南平市创新开展“武夷茶·华夏行”全国推广活动,推广“武夷山水·茶空
走进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潘厝社(旧属泉州同安县),高楼大厦之间静静矗立着数座闽南红砖古厝。这些建筑属于当地的潘氏古民居,虽然历经风雨侵蚀,墙体斑驳,但仍保留着独特的闽南风格,红砖墙面上镶嵌着精美的石雕和木雕,诉说着昔日的辉煌。这里便是清代最杰出的中国海商
每年5月21日,是联合国设立的国际茶日,以茶为纽带,向世界传递和平、发展与文化共生的理念。作为全球茶文化的重要源头,武夷山以千年茶香邀约国际友人,在茶香氤氲间共叙“茶和天下”的东方智慧。
这一茶界颇具传奇色彩的城市,本就因世界红茶与乌龙茶故乡、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万里茶道起点等头衔声名赫赫。临近五一,其更是承接了一大波破圈流量。
南平是万里茶道的起点,作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承载着千年岩茶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精髓。从朱子理学倡导的茶礼哲学,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守护的古法制茶技艺,茶文化已深深融入闽北的山水脉络与人文肌理。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独特的自然风光,更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是无与伦比的茶世界!”瑞士日内瓦大学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高级研究员Christophe Ronveaux在友人叶菊艳的陪同下穿梭于茶席间,一边品鉴一边发出赞叹:“我平时喝绿茶,这是第一次喝武夷岩茶,口感很独特,为我开启了一扇东方茶道的新大门。”
春分时节,新茶初绽。今天,武夷山迎来了2025年“喊山祭茶”活动。全国茶友们线上、线下集中相会,共同见证喊醒武夷山“沉睡”的茶芽,并祈愿茶事顺利,祈祷茶叶丰收,充分展现武夷山“喊山祭茶”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南平是全国著名产茶区,也是“万里茶道起点”,被誉为“红茶鼻祖”“乌龙茶故乡”“白茶发源地”,茶产业源远流长、茶文化博大精深。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名人和修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歌和篇章。武夷茶的活、甘、清、香为人喜爱,也曾被乾隆皇帝称赞“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