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果真是“一无所有”吗?科学家:恰恰相反!
事实上,真空绝非简单的"空无一物",而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富深意的概念之一。从阿发粒子散射实验到量子场论,真空始终是物理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核心舞台。本文将带您穿越四百年科学史,揭示真空概念如何从机械装置演变为理解宇宙本质的关键。
事实上,真空绝非简单的"空无一物",而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富深意的概念之一。从阿发粒子散射实验到量子场论,真空始终是物理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核心舞台。本文将带您穿越四百年科学史,揭示真空概念如何从机械装置演变为理解宇宙本质的关键。
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原理》是最经典的量子力学教材之一,有诸多开创性的意义。然而其高度精炼与严格的表述,常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这部教材的价值在于展现理论物理的逻辑美感,却未必适配基础阶段的知识建构。作为近100年前的著作,该书也必然存在一些内容缺憾。但如果已学过量子
当我们的手机提示存储空间不足时,当我们拷贝4K视频需要等待半小时时,当数据中心因传输速度瓶颈无法充分发挥算力时,存储技术的桎梏正在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数字生活。
国际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仇浩团队主导的RHIC-STAR国际合作组首次观测到反超氢-4超核,该成果已经于北京时间2024年8月21日发表于《自然》期刊(DOI:10.1038/s41586-023-06427-4)。该实验通过布鲁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幅金属断裂面扫描电镜照片的生成,觉得它简直就是为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普吕多姆诗作《带裂痕的花瓶》专门准备的配图。于是我翻译了这首法文诗,配上那幅具有忧郁气质的金属断裂面显微照片,发表在《物理》杂志上,获得好评。这让我意识到,物理为诗
继2025年4月02日,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发表于Nature之上后,今日周鹏等研究者再发Nature!十五天内,连发两篇!
食品包装采用真空技术来延长保质期,电子产品利用真空环境减少元件腐蚀,就连在科学研究中,真空也是许多实验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我们的常规认知里,真空,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没有的空间,是一片纯粹的虚空。
他是个沉默到极致的人,以至于同行打趣他,说“一个狄拉克”的计量单位,等于一小时说一个词。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安静坐着,就能改变整个物理世界的结构。
“说英雄谁是英雄?索末菲帐下众侠,玻恩派门内群英,狄拉克天降孤星。大道晦涩,自教者明。
对光传输的调控一直是光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它是现代通讯系统和光计算等领域的基石。自由空间中的光通常只能沿着直线传输。为了使光能“拐弯”,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光学器件,如光纤和波导等,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无论是在自由空间还是在传统光学器件中,光的传输
科学家们第一次观察到一种被称为“半狄拉克费米”的准粒子,它的行为是独一无二的:它在一个方向上运动时没有质量,但在另一个方向上运动时却有质量。这种准粒子最早是在16年前提出的理论,最近在一种被称为ZrSiS的半金属材料的晶体中被发现。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可以为
物理是一门探索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之源开始,人类对物理世界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些物理学家,他们的贡献和发现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更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文将要介绍的八位
物理学奖颁给了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领域。能预测蛋白质结构的AlphaFold则分享了化学奖。这表明,AI已经从一个辅助工具,成长为推动科学发现的重要力量。
在科学探索的奇妙旅程中,科学家们近期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重大突破——首次成功观察到一种极为独特的准粒子,名为半狄拉克费米子。这种神秘的准粒子具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特性:当它朝着某一个特定方向移动时,仿佛摆脱了质量的束缚,呈现出无质量的状态;而当它转换方向,向另一个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这类准粒子在朝一个方向移动时拥有质量,而朝另一个方向移动时则失去质量。研究人员表示,对这些准粒子开展深入研究,有望促进下一代电池、传感器等技术发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