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活动|2025年4月北京地区博物馆社教活动信息
在春意盎然之际,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四月推出各式各样的社教活动,让我们一起感受博物馆的知识与力量吧!
在春意盎然之际,北京地区各博物馆四月推出各式各样的社教活动,让我们一起感受博物馆的知识与力量吧!
2025年3月26日,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蔡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以“资源共建共享、城乡协同共情”为核心的社区教育研讨活动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拱墅区社区学院承办,吸引了近百名成教科研专家、非遗传承人、社区教育工作者及各基地的工匠老
毽子,又称毽球。是中国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其起源与演变融合了军事、民俗与民族文化:毽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由“蹴鞠”演变而来,宋代《事物纪原》记载其为“蹴鞠之遗事”。早期毽子以铜钱为底座,插羽毛制成,用于军事训练或娱乐。部分学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甘肃省博物馆于2025年推出10场主题鲜明的非遗社教活动,涵盖传统手工艺、民俗体验、艺术创作等内容,以下是活动的具体报名信息。
2023年,博物馆荣获河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为落实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开展“青年读书会”活动。活动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为目标,在博物馆直播
早春的园林充满生机与向往,烂漫的季节正适合走出家门,在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活动里探寻惊喜!快来园林开启周末奇遇~
博物院不仅是文物的珍藏之所,也是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齐家文化专题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的齐家文化专题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以社会教育为核心驱动力,围绕“保护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目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之路。
2025 年,园博馆园林小讲师品牌项目迎来意义非凡的十周年。十载春秋,园林小讲师们在园博馆这片文化沃土里,从对园林文化的懵懂好奇,逐步成长为传播园林文化的新生力量。
语言贯穿人的一生,学习主持表演,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丰富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可以让孩子的人生更加的丰富多彩。
前不久,在浙江省暨杭州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上,拱墅区社区学院“行走的工匠”斩获2024年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同时该项目也获得2024年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这是终身教育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含金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