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科技论坛的七年变迁,折射出「技术-产业」的高密度价值
和许多科技论坛覆盖面比较小众不同,搜狐科技年度论坛的价值密度很高,它一直致力于把前沿科技变成非碎片化的“慢内容”,为科学界、产业界搭建探讨科技变革的交流平台。
和许多科技论坛覆盖面比较小众不同,搜狐科技年度论坛的价值密度很高,它一直致力于把前沿科技变成非碎片化的“慢内容”,为科学界、产业界搭建探讨科技变革的交流平台。
2015年国家发布大数据战略,《大数据》应运而生,在郑纬民院士的领导下,在编委会的合作下,在编辑部的辛勤工作下,《大数据》十年取得了非凡成就。
为广泛传播优秀案例经验,CCF企业数字化发展优秀案例评选办公室将2024年评选中的优秀以及入围案例编纂成《2024 CCF企业数字化发展优秀案例集》。此案例集不仅是优秀案例的全面展示,更是为行业内外同仁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资源。
在这个数据如织、智能涌动的时代,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期刊创刊十周年的辉煌时刻。作为期刊的主编,我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能够在这一数据洪流中,引领并见证《大数据》期刊的成长与蜕变。
随着大模型进入规模化落地应用阶段,近期,一波行业大模型密集扎堆发布。2024年12月底,百川智能推出全链路领域增强金融大模型Baichuan4-Finance,同期,中关村科金推出的助大模型平台2.0,更早前,奇富科技披露已将大模型引入小微金融场景……
前一个中国存储故事,发生在2024年10月底。为提升中国数据存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打造存力中国造的国际名片,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成立数据存储专业委员会,高度重视存力的产业价值,积极促进与算力、运力的协同发展。曙光和华为首度“联手”为中国存力抬咖,共同担任
如今,人工智能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各行各业加速落地,各种应用场景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化和深度应用,以及大模型的遍地开花,也激发出对智能算力的强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