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2024年财报:双主业盈利6.59亿元,市占率领跑行业
4月25日晚,杉杉股份(600884.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6.36亿元,净利润6.59亿元,两大核心业务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列。这主要得益于杉杉股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迭代,公司全年研发费用达10.3
4月25日晚,杉杉股份(600884.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6.36亿元,净利润6.59亿元,两大核心业务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列。这主要得益于杉杉股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迭代,公司全年研发费用达10.3
为进一步推动未来显示技术创新突破,维信诺决定,将在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用于前沿显示技术开发,前沿显示底层关键技术研发,建设内容包括办公楼、厂房及配套设施,共计占地60亩,总投资50亿元。(via 证券时报)
温馨提示:一颗种子能否顺利生根发芽、长大成为一棵大树,不光取决于种子本身。另外还需要看种子生长的土壤、光照、水源、动物等客观环境。而资讯犹如种子,能否影响股价上涨,也需要看当时市场所处的客观环境。冷静、理智、客观的分析和决策是投资和投机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前提。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3143.6万辆(同比+4.5%),连续16年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同比+35.5%),整体渗透率达40.9%。相应的,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全球汽车总销量9060万辆(同比+2%),
氧含量和比表面积是影响钾离子电池(PIB)生物质硬碳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增加氧含量可提高钾储存量,改善循环稳定性和速率性能。此外,优化多孔结构可增加比表面积,促进钾离子扩散并提高容量。本文,华南理工大学熊勤钢 教授团队在《Energy Technolog
钠离子电池(SIBs)因其原材料储量丰富、成本低廉和分布广泛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可持续储能体系的重要候选技术。但是,受限于硬碳负极的高成本和钠离子本征特性(较大的原子尺寸和质量)导致的较低能量密度(通常
此次IPO全球发行约1.215亿股,招股价为每股8.27港元,经扣除本公司应付的包销费及佣金以及估计开支后,公司将自全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927.5百万港元。其中约80%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张、智能制造设施及柔性生产线建设、10%用于研发投入、另外10%用于营
3月31日,圣泉集团(605589.SH)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20亿元,同比增长9.87%;实现归母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长9.94%。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中科海钠全球首发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这一技术成果在同期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引发热议,标志着钠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应用,或将重塑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格局。本文从技术突破、市场潜力、政策联动三大
根据根据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第二代钠电池预计将于2025年推向市场,2027年实现大规模生产,主要帮助提高低温性能(此前是采用钠锂混搭AB方案)。海通国际证券分析指出,近段时间,钠电正极企业斩获大订单、比亚迪和华为等储能头部企业纷纷在钠电上有新进展,钠电产
京东已切入具身智能领域,侧重家用场景,现已成立相关业务部门。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京东非常重视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内部也有多支团队布局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发。此外,2025年3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 202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然后私信回复“免费报告”,您就能得到一份免费报告啦,赶紧来拿!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壮阔征程中,电池技术无疑扮演着核心驱动力的关键角色。近年来,锂电原材料价格如脱缰野马般持续高企,这给新能源产业的前行之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成本阴霾。就在这一严峻形势下,钠电池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凭借其与生俱来的成本优势以及令人安心的安全性能,
钠离子电池的结构原理基于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脱嵌机制。在正极材料方面,常见的有层状氧化物与聚阴离子化合物。层状氧化物凭借其独特的晶体结构,能够在充放电过程中为钠离子提供稳定的嵌入与脱出位点。而聚阴离子化合物则以其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和独特的电子传导特性,在钠离子电
在钠离子电池等能源存储领域的研究中,硬碳材料的微观结构参数 La 和 Lc 对其性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 La 和 Lc 的计算方法及其背后的重要意义。
硬碳是一种固体碳,即使在高达 3000°C 的温度下也无法通过热处理转化为石墨。它也被称为炭或非石墨化碳。更通俗地说,它可以被描述为木炭。硬碳是在无氧条件下将碳质前体加热到约 1000°C 生成的。硬碳的前体包括聚偏二氯乙烯 (PVDC)、木质素和蔗糖。其他前
钠离子电池(SIBs)因其在低功率电动车和电网储能中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电极材料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最终性能,尤其是负极材料的选择对于SIBs的商业化至关重要。硬碳(HC)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负极材料,因其在低于0.1伏的平台上展现出的高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