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进化,文科还有学的必要吗?
两相“夹击”下,网上关于文科专业缩减、甚至消失的论调不减,也让不少人、尤其是近两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焦虑情绪日盛: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进化,文科还有学的必要吗?文科专业是否会走向末路?未来文科发展道路何在?
两相“夹击”下,网上关于文科专业缩减、甚至消失的论调不减,也让不少人、尤其是近两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焦虑情绪日盛: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进化,文科还有学的必要吗?文科专业是否会走向末路?未来文科发展道路何在?
这可能是许多年轻人的困惑:资源和人才都在加速流向技术尖端引领的少数行业;另一边,全球文科塌陷,职业教育培养不出对口的人才,反而大量的人都在争抢着极少数“光鲜”的岗位……
最近,一位普林斯顿教授在纽约客上发表长文,揭露美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AI羞耻症」。他预言,在AI的冲击下,人文学科必将消亡。所以,人文学科还有必要存在吗?
◆人文教育必须锚定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需要利用新技术建设新文科,在守护人文学科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创造新质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和素养
要回答美学的属性问题,就需要思考美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关系。美学是科学吗?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知识体系,包括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美学和科学存在相通之处,美学与科学一样要研究人及其自然环境,美学有时也从科学吸取理论资源。但美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从2024年起都将停止文科招生;英国、韩国等高校均宣布逐渐停招部分文科专业;连最顶尖的学校哈佛,都在20多个系中取消了30门课程,其中多数都是文科专业。
面对人工智能一日千里、学科化知识松散支离、社会结构急剧变迁的当下,人文学术如何直面人类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的深层次问题,以危机激活生机?前段时间,中山大学于近几十年来首次召开了“中山大学文科发展大会”。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陈少明教授,在会上作了“人文学术的意义”
面对人工智能一日千里、学科化知识松散支离、社会结构急剧变迁的当下,人文学术如何直面人类精神生活及社会生活的深层次问题,以危机激活生机?前段时间,中山大学于近几十年来首次召开了“中山大学文科发展大会”。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陈少明教授,在会上作了“人文学术的意义”
新年头三个月,不知不觉中,我发表了《人文学科要做好迎接人工智能挑战的准备》(《光明日报》2025年1月1日)、《AI时代,文学如何教育》(《中华读书报》2025年2月12日)、《人文学者:怎样与AI共舞》(《中华读书报》2025年3月19日)等三篇文章,参与北
美国就业市场被颠覆:程序员需求45年最低,而文科生被内外夹击。但最近ACM的博客文章,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观点:GenAI是文科和计算机科学复兴的唯一希望。顺GenAI则昌,逆之则亡!
最近几年来,我们时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论调:在 AI 时代,人文学科正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小红书上的各种“文科生自救指南”,纷纷劝诫文科生“转码”,放弃人文学科,言下之意,那些专注于阐释、文化和人类经验的学科,在这个日益被算法主导的世界里,正变得不合时宜,甚至像是
美国就业市场被颠覆:程序员需求45年最低,而文科生被内外夹击。但最近ACM的博客文章,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观点:GenAI是文科和计算机科学复兴的唯一希望。顺GenAI则昌,逆之则亡!
美国就业市场被颠覆:程序员需求45年最低,而文科生被内外夹击。但最近ACM的博客文章,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观点:GenAI是文科和计算机科学复兴的唯一希望。顺GenAI则昌,逆之则亡!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教育体系及其学科布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中国科学报》2024年10月15日刊发的《哈佛大学人文学科正经历“关停并转”》一文中,我专门讨论了为何在哈佛大学这样的美国顶尖高校,某些传统文科仍摆脱不了被裁撤的命运。应该说,正
1975年,他们编纂了一本厚厚的《艺术的礼物》,从艺术的基本问题入手,展开论述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摄影、电影、电视与影像艺术等主要的艺术门类,以艺术世界内部的各种边缘性、先锋性现象的讨论作结。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很多问题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可以顺利解决。当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写出像模像样的公文、辞藻华丽的诗歌,甚至展现出“自我反思的能力”,恰好又有知名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将降低文科招生比例。这一动作似乎又为人文学科在人工智能时代日渐式微提供了佐证。于
近年来,英国高校的人文教育困境愈发引人注目。课程停办、院系缩减、学生人数下降等现象在多所大学出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场危机的背后既有高等教育市场化、就业导向强化的宏观背景,也反映出政策层面对人文学科价值认知的深刻转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从2024年起都将停止文科招生;英国、韩国等高校均宣布逐渐停招部分文科专业;连最顶尖的学校哈佛,都在20多个系中取消了30门课程,其中多数都是文科专业。
从2024年年底到2025年1月,中国科技公司DeepSeek发布的AI模型DeepSeek-V3、DeepSeek-R1横空出世,并随着在美国应用商店的上市而引发全球关注。一时间,兴奋、焦虑或紧张的情绪弥漫大众话语场,“革新”“发展”“取代”的字样在互联网屡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开春以来,一个个“现象级”的新科技、新场景、新气象纷纷涌现。复兴中学开展了以“科技创新春潮涌,人才赋能帆劲扬”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