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首次中吹,小米比肩苹果特斯拉,2.5万亿市值
昨晚上,小米发布会非常火热,而摩根和高盛都提前发了一份研报出来,说小米的股价长期要突破100港元了,市值要到2.5万亿,甚至要与苹果和特斯拉比肩。
昨晚上,小米发布会非常火热,而摩根和高盛都提前发了一份研报出来,说小米的股价长期要突破100港元了,市值要到2.5万亿,甚至要与苹果和特斯拉比肩。
5月19日,贵州茅台的股价下跌了2.18%,总市值失守2万亿元。包括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在内的知名白酒股,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跌幅。白酒股为何纷纷下跌?究其原因,与“新禁酒令”有着直接的联系性。
为确保美国能获得“最惠国”定价,通过行政命令,降低美国处方药价格?这一消息使得资本市场一片哗然,所有制药股齐声下跌,尤其是港股创新药板块的股价下跌严重。
5月6日,市值超1万亿元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并披露聆讯后招股书,保荐人兼整体协调人包括美银、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UBS。
短短十多个交易日,股价从59急杀到36,接近40%的急跌。在这段明显超跌的阶段,笔者的知识星球一直向会员传递超跌可以低接的信息,大家可以前往知识星球查看历史文章与评论。
芯片巨头横空出世,21万亿市值震惊全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欢欢就来给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各位科技迷朋友们,欢迎来到欢欢的频道。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芯片领域一直备受瞩目。它就像科技发展的"心脏",驱动着全球经济的脉动。
中国海油(600938.SH)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海油集团计划自本公告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系统增持公司A股及港股股份(含港股通),拟增持金额累计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含本数),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含本数)。
部分原因是这一事件暴露了特朗普发动全球贸易战的潜在结果是多么二元化。如果他像自己说的那样继续征收关税,经济可能会迅速萎缩,标普500指数也会跌入熊市。不过,如果把它们撤回,经济就会走高,美股也会回到记录高位。
全球股市那叫一个“疯狂”,用巨震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特朗普签署的那两项“对等关税”行政令。这一操作,直接把全球资本市场搅得是天翻地覆。
奥特曼深刻忏悔:自己在开源AI上站错了队乔治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Jeffrey Ding表示,「很多人都低估了中国开发这些前沿突破性技术的能力。」一夜之间,国内外不同赛道的大企业,争相把R1模型接入自家产品。DeepSeek的成功就像一针「强心剂」,能以无法想象
上上周因生病做了手术,切了一部份肺,休养了一周,所以文章整体助理代笔,而今日正式回归,下周也将回归正常直播和研究!而当下行情复杂的震荡,所以更想写一些能有独立逻辑,而这样的独立逻辑公司,一定是未来有一定垄断性+爆发性的行业和公司。
2025年,人形机器人从科幻电影中的虚构形象,真切地走进了现实生活。在蛇年春晚的舞台上,一群身着花棉袄的机器人欢快地扭起“秧歌”,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人形机器人这一领域。
2021年,快手登陆港股,上市之初一度暴涨,市值一度达到1.8万亿港元,放到今天的A股,这个市值规模跟四大行、茅台是一个档次的。
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3月10日下午四点,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收盘钟声像是给全球资本市场敲响了丧钟。道琼斯指数单日狂泻2158点,跌幅达6.78%,创下疫情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8.2%,科技股血流成河;标普500指数下挫7.1%,能源板块领跌市场
特朗普政府重启激进的关税贸易关税政策,其重大调整方案已确定于2025年3月4日正式生效。叠加财长贝森特的“经济阵痛论”,高盛火速下调2025年美国GDP增速预期至1.7%(原2.4%),引发市场恐慌。
北京时间3月11日凌晨,美股市场上演“黑色星期一”,纳斯达克指数狂泻4.3%,创2023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特斯拉以15.7%的断崖式暴跌领跌,市值一夜蒸发超1.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万亿),相当于跌掉“两个茅台”或“五个比亚迪”
东升西落。在A股科技股大幅暴涨的背景下,美股科技股却迎来罕见回调。纳斯达克指数2月以来累计跌幅超6%,Wind美国半导体指数更是重挫近8%。
在需求端,国内市场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的份额,且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国产替代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避免因进口受限而出现市场供应不足的情况
去年三季度的时候,小米集团一半多的营收都是手机业务带来的。好多机构都说,国家要是补贴消费电子产品,能刺激消费者换手机,这对小米还有其他企业的手机业务有好处。因为这个消息,小米今天一开盘就涨得很快,盘中最高涨了超过 6%。
在人工智能(AI)大模型需求的推动下,AI定制化芯片服务厂商正经历业绩的快速增长,并在资本市场上受到热烈追捧。这一趋势不仅限于图形处理单元(GPU)芯片制造商,还包括那些专注于为AI应用提供定制化芯片解决方案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