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可视化

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跨界共绘“科学之美”

由中国科学报社与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联合主办、科学网与艾思科蓝共同承办的2025科学可视化作品征集活动将于4月15日启动。活动以“科艺交融·视界未来”为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师生、科研机构人员、科技企业员工以及自由职业设计师、独立创作者、科普工作者等,征

科学 活动 跨界 科学可视化 科学可视化作品 2025-04-10 14:22  1

科技传播滋养“科创森林”

蛇年新春以来,科普大V袁岚峰教授忙到“飞起”,除了创作微博和短视频,还应邀参加多场科技主题直播;作为“科学翻译官”,杨远帆和他的“可视科学”团队,已经讲述了30多位院士的科研故事,也生动展示了国家20余座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核心科研成果。

森林 传播 科技 科创 科学可视化 2025-03-24 15:16  5

新质生产力蜀山行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科学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在“科大硅谷”蜀山园,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仅25岁的年轻团队——安徽可视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视科学”)。他们致力于成为“科学翻译官”,运用可视化技术将科学原理和重大科学成果生动地展现给公众,引领大众以全新视角认识科

可视化 科学 蜀山 科学可视化 杨远帆 2025-03-19 15:41  7

探寻计算机图形学的深层价值

在计算机科学的广阔天地中,图形学常常给人以华丽外表却缺乏深度的第一印象。这种认知偏差源于我们对图形学的片面理解。当我们将目光仅仅停留在那些绚丽的渲染效果和精美的动画上时,我们很容易忽视其背后深邃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应用价值。事实上,计算机图形学是一个极其深邃的领

计算机 计算机图形学 数字艺术 图形学 科学可视化 2025-03-13 14:10  9

宗熙先生:什么是英伟达的光线追踪技术?工作原理是什么?

它不是从物体的几何形状和材质属性出发去计算光照效果的,而是从虚拟相机(类似于人眼的视角)发出光线,追踪光线与场景中物体的交互情况,希捷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反射、折射以及物体的材质属性等信息,按照现实中的各种物理规律,来精确计算每个像素的颜色和亮度。

英伟达 张量 科学可视化 2025-01-21 15:07  9

NASA发现降雨的时间安排改变了全球植物的命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领导的一项研究显示,全年降雨模式--特别是降雨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对全球植被健康的影响几乎与年降雨总量一样重要。研究表明,降雨频率较低但强度较大的降雨会使美国西南部等干旱地区的植物受益,而中美洲热带雨林等较湿润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则可

nasa 植物 科学可视化 2024-12-18 15: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