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

老人说,2026年是“四牛耕田,五人分饼,七龙治水”,有道理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谚和节气预测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老一辈人常通过天干地支、生肖纪年等自然现象来预判年景。2026年作为农历丙午年(马年),民间流传着“四牛耕田,五人分饼,七龙治水”的说法。这些看似神秘的谚语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文化逻辑?是否具有科学

老人 齐民要术 农谚 牛耕田 丙午年 2025-08-11 23:16  2

今日末伏,老话“末伏大日头,寡妇要发愁”,末伏晴天有啥预兆?

末伏,是三伏天里最后的一个阶段,它出现的时间,往往是在立秋之后的。立秋时期,气候已经在慢慢悄然发生了变化。因此到了末伏的时候,一般是白天阳光剧烈,那灼热的日光依旧炙烤着大地,盛夏的余威热仍旧强悍;不过等到了晚上和第二天清晨的时候,能感觉到凉意渐升的,晚上出门散

晴天 农作物 农谚 冬小麦 天气会变 2025-08-09 20:11  2

今日末伏,老人说最怕“末伏一日雨”,末伏下雨有啥预兆?

“立秋一庚入末伏”,时间过得真快,今日8月9日,农历闰六月十六,我们迎来了立秋后的第一个天干“庚日”,即庚戌日,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了三伏天的最后时段,民间称之为“末伏”。关于“伏”在《汉书·郊祀志注》中有着明确的解释:“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

老人 农作物 农谚 灌浆期 秋老虎 2025-08-09 12:15  2

今日是进入末伏的第二天,“冬天冷 不冷,就看末伏”,有道理?

今日是2025年8月10日,农历六月十七,正值末伏的第二天。民间素有“冬天冷不冷,就看末伏”的说法,这句流传已久的农谚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末伏的天气变化真的能预示冬季的冷暖吗?让我们从气象学、农业实践以及现代气候变化等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看看有道理吗?

天冷 气象学 遥相关 农谚 末伏 2025-08-10 23:10  4

“处暑在头,八月穿棉;处暑在尾,热死老牛”,今年在处暑在哪?

“处暑在头,八月穿棉;处暑在尾,热死老牛”是一句流传已久的民间农谚,生动地反映了处暑节气在不同时间出现对气候的影响。2025年的处暑节气落在8月23日,属于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按照传统说法,这正是“处暑在尾”的情况。那么,这句农谚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今年的天气

蝴蝶振翅 谚语 物候 农谚 秋老虎 2025-08-09 09:11  4

“有无秋老虎,就看末伏”,今日末伏,今年秋天会热多久?

“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不知不觉,今天就到了8月9日,农历闰六月十六,这天我们迎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是进入末伏的日子。关于伏字,《汉书·郊祀志注》中有云:“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古人认为在伏天时,阳气炙盛到极点,阴气

冷空气 农谚 千粒重 秋老虎 烙饼摊鸡蛋 2025-08-09 05:03  4

今日立秋,老话“立秋晴一日,寡妇要发愁”,立秋晴天有啥预兆?

今日立秋(公历8月7日,农历闰六月十四,具体时间为13点51分19秒),当北斗斗柄指向西南、太阳抵达黄经135°,我们便迎来了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说文解字》释“秋”为“禾谷熟也”,立秋不仅标志着农作物进入收获季,更是古人眼中“四时八节”之一的重要节点,至今仍流

晴天 农谚 立秋 秋旱 立秋晴天 2025-08-07 14:59  3

“有无秋老虎,就看立秋”,今日立秋,今年秋天会很热吗?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就迎来了一个新的节气,立秋节气。在古代立秋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四立”与“四时八节”之一,古人把它当成一个节日来过。例如《礼记·月令》中提到:“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可见,在周朝时期,天子会率领百官到西

农谚 冬小麦 立秋 秋老虎 昼热 2025-08-07 08: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