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秋老虎,就看末伏”,今日末伏,今年秋天会热多久?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09 05:03 3

摘要:“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不知不觉,今天就到了8月9日,农历闰六月十六,这天我们迎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是进入末伏的日子。关于伏字,《汉书·郊祀志注》中有云:“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古人认为在伏天时,阳气炙盛到极点,阴气

“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不知不觉,今天就到了8月9日,农历闰六月十六,这天我们迎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是进入末伏的日子。关于伏字,《汉书·郊祀志注》中有云:“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古人认为在伏天时,阳气炙盛到极点,阴气虽然萌动,但受阳气压制而无法升发,只能蛰伏于地下。这种“阳盛阴伏”的状态,被称为“伏日”。在末伏时期,地表炎热,但地下井水会很清凉,这正是阴气伏藏的直观体现。

关于末伏的推算,古人提到:“立秋首庚是末伏”。意思是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末伏就到了。根据这种说法,立秋这天是8月7日,戊申日,第一个庚日是“庚戌日”,这天便是末伏了。

俗话说:“头伏萝卜二伏菜,末伏种的好油菜。”末伏通常处于立秋后,此时气候呈现“昼热夜凉、湿度适中”的特点。油菜种子发芽的最适合温度是15—20摄氏度,末伏白天平均气温是25—28摄氏度,夜间降到15—20摄氏度,这种昼夜温差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光合作用积累养分;而且末伏播种的油菜,次年春季返青早、生长快,可充分利用春末夏初的光热资源,促进角果发育与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民间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就是说末伏这天有吃烙饼摊鸡蛋的习俗。这个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古代农业社会,夏季蔬菜短缺,人们通过“麦伏豆秋”的饮食策略,用面粉制品搭配鸡蛋补充营养。清代文献记载,北京人在三伏天普遍食用烙饼摊鸡蛋,形成稳定的节气食物。

而且这种吃法是末伏养生的一种表现。末伏是夏季向秋季的过渡期,此时脾伤于湿,容易引发肠胃疾病,面食好消化,适合食欲不振的人群,而鸡蛋既不油腻,蛋白质还丰富。这个搭配比较符合“清补”原则,能为身体补充营养,还不会加重脾胃负担。

到了末伏,人们最关心的就是该年秋老虎的情况了。秋老虎是在秋季天气短期回热的一种比喻,指的是在立秋后仍有一段时间日照强烈、气温回升、酷热难耐的天气现象。一般秋老虎来时,气温可达35摄氏度以上,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8月底到9月之间。

之所以有秋老虎,是因为进入秋季后,南方的高温气团仍可能影响部分地区,同时北方冷空气逐渐东移,冷暖空气交汇导致气温回暖;而且西太平洋热带高压秋季南移后又向北抬,受其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此外在暑秋交替时,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减弱,但仍能显著升温地面及空气,这3个主要因素导致秋老虎会到来。

关于末伏和秋老虎,民间有“有无秋老虎,就看末伏”的说法,今日末伏,今年秋天会热多久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末伏头这天是晴天,碧蓝如洗,按照古人的说法,预示着该年秋老虎会来,且持续时间长达40天之久。

末伏晴天反映副热带高压强盛,秋后回热势头猛,高温天气易反复。例如长江流域若末伏晴,9月中下旬仍可能出现35℃以上高温。

对于农作物来说,秋老虎时间长会对它们的生长造成影响。首先高温热害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受损。例如水稻在长时间的秋老虎天气下,它们的灌浆期会缩短,千粒重下降,米质变差,容易出现空壳现象;其次秋老虎期间往往是干旱少雨的,这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出现干旱的情况,干旱会让作物根系受阻,也会让植株生长停滞;最后这种天气也会加剧病虫害。比如高温干旱天,会让蚜虫、红蜘蛛等刺吸式害虫大量繁殖,不仅会对作物造成生理式破坏,也会影响光合作用。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末伏这天天气炎热(升温),人们因为高气温天气而出现汗流浃背的情况,按照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该年秋老虎将“堵”在家门口持续10天,也就是该年会出现10天之久的秋老虎天气。

末伏的“桑拿天”由副高边缘暖湿气流主导,秋后如果冷空气偏弱,湿热天气易滞留,形成“湿秋老虎”。例如长江中下游末伏闷热,9月中上旬常出现10天左右的30℃以上高温高湿天气。

对于晚稻、甘薯等喜温作物来说,秋老虎期间充足的光照和一定的高温能够增强光合作用,加快养分积累和转化。比如晚稻在光照好、温度适宜时,稻谷充实度提高,千粒重会增加;此外,高温也会促使作物生育期缩短,如果时间控制得当,比如10天左右,可以避免过度早衰,反而利于提前成熟上市。比如一些早熟玉米品种在秋老虎期间可以快速完成灌浆,抢先上市可获得更高价格;而且秋老虎的晴朗天气,利于农民及时收割成熟作物,比如小麦、玉米等。同时干燥空气可以加速谷物晾晒,降低含水量,便于储存,减少霉变风险。

“云遮日”指的是阴天,“藏洞穴”的意思是躲避起来。因此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刚进入末伏的时候是阴天,按照古人的说法,预示着该年没有秋老虎,此后天气会比较凉爽。

末伏这天是阴天,可能预示着西风带系统活跃,冷空气频繁南下。例如在东北地区末伏碰上阴天,9月上旬常受冷涡影响,气温持续偏低,秋老虎就会“蛰伏不出”。

对于水稻、玉米等秋粮作物来说,凉爽的天气可以延长它们的灌浆速度,让籽粒更饱满,比如东北地区的水稻在无秋老虎的年份,灌浆期通常比往年延长5—7天,千粒重增加3-5克,出米率提高2%-3%;而且没有秋老虎还可以防止玉米、大豆等作物花粉失活或花器官败育;另外,没有秋老虎通常伴随着秋雨增多,这可以为土壤补充水分。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末伏这天需要添衣保暖,降温了,按照古人的说法,预示着接下来天气会凉的快,秋季冷空气将深入渗透,凉意直达地表。

末伏强降温常常伴随着冷涡南下或西风带槽活动,导致辐射降温加剧。比如东北地区末伏夜间气温降至10℃以下,土壤温度随之下降,作物根系呼吸减弱,进入生长缓慢期,秋季凉意显著早于常年。

总结:“有无秋老虎,就看末伏”,今日末伏,今年秋天会热多久?我们根据古人的经验可以知道:如果末伏这天是晴天,预示着秋老虎可能会持续40多天之久;如果末伏这天升温炎热,预示着秋老虎有10天之久;如果末伏是阴天或降温了,则预示着该年没有秋老虎。

今日末伏,我们这里是阴天,你们那里天气如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来源:乡村三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