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早期思想转化与淬炼过程(四)
第四阶段,从1918年6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简称第一师范)毕业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思想淬炼和道路选择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决定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第四阶段,从1918年6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简称第一师范)毕业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思想淬炼和道路选择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决定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首激昂而又悲壮的乐章,奏响了理想与信念交织的旋律。他们的相遇,是命运的安排,更是时代洪流中两颗炽热之心的契合。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此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
早在毛泽东的少年时期,便深受杨度爱国诗歌的熏陶。彼时,杨度以白话文创作了一系列饱含炽热爱国情怀的诗作,像《中国歌》《湖南歌》《长江》《黄河》等,这些诗歌广泛流传。其中,《湖南歌》里“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当是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如果中国国果亡
湖湘文化,根植于湖南这片沃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饱含深刻的哲学思想,融合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楚文化的神秘浪漫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色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湖湘文化强调“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精神,注重实践与创新,同时也蕴含着“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