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谱(六十六)黄鹌菜
黄鹌菜隶属于菊科黄鹌菜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10-100厘米之间,茎直立,基部常带淡紫红色,表面具纵棱,被稀疏细软毛或近无毛。基生叶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提琴状羽裂,叶片长3-10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具不规则波
黄鹌菜隶属于菊科黄鹌菜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10-100厘米之间,茎直立,基部常带淡紫红色,表面具纵棱,被稀疏细软毛或近无毛。基生叶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提琴状羽裂,叶片长3-10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具不规则波
有了它,嗓子疼、嘴巴起泡、咽喉发炎这些“上火症状”通通不在话下。它不是名贵中药,也不是神奇偏方,而是田间地头、小区绿化带,甚至马路边都随处可见的一株“野草”——黄鹌菜。看到它的时候,别急着走过去。这不是普通的杂草,而是冬天里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清火好物”,懂行的
有了它再也不用担心“上火”了,它就是在田间地头,小区里面甚至道路的绿化带上随处可见的“黄鹌菜”。要是你偶然发现它,可别错过了,可别小瞧,这可是大自然藏在冬天里的一份独特馈赠。
春日下午三点,西郊荒地上蹲着十几位老人。他们手持塑料袋,对着杂草丛指指点点,引得路过的年轻游客纷纷侧目。拨开半人高的野草,成片的黄色小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老张头掐下嫩茎凑近鼻子:“就是这个味!当年靠它躲过三场流感。”
黄鹌菜,别名黄瓜菜,黄花菜,山芥菜,土芥菜等。是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高10~100厘米,茎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