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建设国之重器 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本期目录政务要闻中国科学院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中国科学院党组调研部分科技领军企业科研进展全球“第五节点”,这一观天利器中国节点通过测试建设国之重器 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SVOM捕捉到130亿年前的伽马暴信号!
本期目录政务要闻中国科学院党组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中国科学院党组调研部分科技领军企业科研进展全球“第五节点”,这一观天利器中国节点通过测试建设国之重器 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SVOM捕捉到130亿年前的伽马暴信号!
自去年6月发射升空,在轨飞行10个月来,已顺利完成卫星平台、科学仪器的在轨测试任务;迄今已探测到超过100例伽马暴,发现多例特殊类型伽马射线暴,刷新了短时标伽马暴的最远观测纪录;通过星地联合观测,有22例伽马暴成功获取了光谱红移;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例来自130亿
据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消息,中法天文卫星(空间多波段变源监视器,SVOM)近日正式发布首批科学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成果中有一例来自130亿年前的伽马暴GRB 250314A,红移高达7.3,来自宇宙诞生仅7.3亿年的极早期,其光线在宇宙中传播了约
SVOM 已探测到了超过 100 例伽马暴,发现了多例特殊类型伽马射线暴,刷新了短时标伽马暴的最远观测纪录。通过星地联合观测,有 22 例伽马暴成功获取了光谱红移。
“发射一颗卫星,就像向宇宙中放一架风筝。中法天文卫星(SVOM)是中法团队向宇宙中释放的一架‘混血风筝’,我们都是放风筝的人。”SVOM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卫星创新院)副院长张永合曾这样描述SVOM。
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作为高水平深度国际航天合作典范的中法天文卫星(空间多波段变源监视器,英文缩写SVOM),当天在上海正式发布首批科学成果,“捕获130亿年前伽马暴信号”等一批突破性科学发现备受关注。
中法天文卫星于2024年6月22号由CZ-2C运载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0个月来,已顺利完成了卫星平台、科学仪器的在轨测试任务。迄今,中法天文卫星已探测到了超过100例伽马暴,发现了多例特殊类型伽马射线暴,刷新了短时标伽马暴的最远观测纪录。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2025年4月24日,中法天文卫星(空间多波段变源监视器,SVOM)正式发布首批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等团队合作研制的中国首款高压抗辐射碳化硅功率器件,已在天舟八号上验证成功。这款器件可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功率密度提升30%,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持。博哥认为,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中国航天实力的象征!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二号,卫星顺利入轨。该卫星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等业务及技术试验验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 554 次飞行,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