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

科举探花系列之:《归省录》谢丕

明成化十一年(公元一四七五年)乙未科进士、江西参议诸让共有二位女儿。长女嫁给了会稽郡余姚县同乡,明成化十七年(公元一四八一年)辛丑科状元王华之子,明弘治十二年(公元一四九九年)己未科伦文叙榜第二甲第七名进士,“阳明心学”创立者王阳明。次女嫁给了会稽郡余姚县同乡

科举 谢正 申伯 谢丕 谢迁 2025-04-02 15:39  2

李良玉:唐代科举与历史教育

[摘要]唐代统治者十分重视总结、借鉴历史经验,并自觉地将其运用到治理国家的政治实践中,确立了以经史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唐代科举考试中历史内容十分丰富,极大地促进了历史教育的传播,推动了历史教育的发展,对当前历史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唐代 科举 李良玉 三史 三传 2025-03-29 12:13  3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什么?穿越千年,解锁古代科举晋级之路

在现代社会,高考被视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它为无数年轻人打开了通往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的大门。而在古代中国,也有一种类似的考试制度,那就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作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影响力深远,延续了长达 1300 年之久,在当时的社会中,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丝毫

古代 穿越 科举 科举考试 古代科举 2025-03-29 06:48  3

王瑞来:科举的宋代转折及其历史意义|202503-108(总

王瑞来,史学博士,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大学特聘教授、河南大学讲座教授、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是以宋代为主的历史学、文献学以及思想史。自1979年发表第1篇论文始,40多年来单独出版有《宋宰辅编年录

历史 宋代 科举 士大夫 王瑞来 2025-03-28 07:25  4

六考落第的“笨儒生”竟成铁血统帅?解码曾国藩的乱世逆袭密码

谁能想到,一个连考六次秀才不第的“笨书生”,竟在尸山血海中打造出晚清最强湘军?曾国藩的崛起彻底颠覆了“科举定终身”的文人宿命——当万千士子困守八股桎梏时,这个被悬牌批责的落榜生,竟用《孙子兵法》蘸着理学墨水,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

铁血 曾国藩 太平天国 科举 铁血统帅 2025-02-22 04:00  4

王瑞来:科举的宋代转折及其历史意义|202503-108(总第3031期)

王瑞来,史学博士,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四川大学特聘教授、河南大学讲座教授、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是以宋代为主的历史学、文献学以及思想史。自1979年发表第1篇论文始,40多年来单独出版有《宋宰辅编年录

历史 宋代 科举 士大夫 王瑞来 2025-03-26 18:42  3

从科举落榜到封疆大吏:于成龙如何逆袭成‘天下第一廉吏’?

最近某市公务员考试放榜,一群00后考生在考场外哭喊"宇宙尽头是考编"时,谁能想到340年前有个山西老哥,不仅三次科举落榜,还敢当众撕了考卷大骂考官,结果硬是从七品芝麻官干到副国级总督?更离谱的是,这个被康熙亲自认证的"天下第一廉吏",在抖音上被网友戏称为"清朝

罗城 于成龙 槐叶 科举 罗城县 2025-03-21 18:50  5

“龙凤情结”的现代困境:当科举基因遭遇阶级固化

北京海淀黄庄的深夜,高三学生林晓的房间里依然亮着灯。母亲在门外反复踱步,手机里是某培训机构的"清北冲刺班"广告,父亲则在客厅里默念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这种场景在中国千万个家庭中重复上演,构成一幅扭曲的现代图景——我们一边唾弃科举时代的八股桎梏,

基因 阶级 情结 科举 龙凤情结 2025-03-19 18:17  6

高考非科举:对错误论调的有力驳斥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网络时代,刷视频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与观点的常见方式。然而,并非所有观点都经得起推敲。近日,笔者在刷视频时,看到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内容。一位女主播竟声称现在的高考与古代科举别无二致,皆是为上层选拔“打工人”,甚至大放厥词说上985、211高校毫无用

高校 高考 女主播 科举 封建 2025-03-14 15:5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