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普两会提案:一根银针挑起民间中医的生存与尊严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61 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随身的帆布包里,永远装着 36 根不锈钢针灸针。从驻地到会场,从走廊到食堂,这位来自河南汝州的中医院长见缝插针,为代表委员和工作人员施针 300 余次。"肩颈疼?我这针比按摩管用。" 他操着河南口音的诊疗,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61 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宋兆普随身的帆布包里,永远装着 36 根不锈钢针灸针。从驻地到会场,从走廊到食堂,这位来自河南汝州的中医院长见缝插针,为代表委员和工作人员施针 300 余次。"肩颈疼?我这针比按摩管用。" 他操着河南口音的诊疗,
他祖辈虽是中医,自父辈开始却没能传承下来。后其夫人患胃癌,母亲患胰腺癌及8个亲戚患癌,用西医治疗均无效死亡。面对惨痛现实,当自己也患上癌症之时,他痛定思痛,转而研究中医并与中医结缘。民间中医给了他健康,给了他长寿。如今,这位法学教授已经92岁高龄,身体依然健康
在过去的这一年,我运用学到的各家的所长帮助了不少的患者,大概接诊的患者有5000多例,其中一些家传的方子,就说这些结石的、鼻炎的、皮肤病的,还有一些不孕不育的、肾炎的,大概占了40%左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这一中 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疗效,护佑着华夏儿女的健康。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幸有民间热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