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C撤诉拜登时期发起的微软-动视暴雪合并案诉讼
这一决定于周四作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自愿撤回了拜登时期 FTC 主席莉娜・汗(Lina Khan)于 2022 年 12 月首次对该合并案提起的诉讼。
这一决定于周四作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自愿撤回了拜登时期 FTC 主席莉娜・汗(Lina Khan)于 2022 年 12 月首次对该合并案提起的诉讼。
动视在起诉书中指出,Rothholz在2021至2022年间开发Lergware外挂并通过个人网站销售,2023年更是更新适配《现代战争2》与《战区》。收到停止侵权通知后,被告竟在Discord服务器公开嘲讽动视法律警告。公司表示:“外挂更新后游戏内攻击行为激
暴雪娱乐的《守望先锋2》团队成功成立工会,成为动视暴雪内部第二个全面工会。该工会由近200名开发者组成,涵盖艺术、测试、工程和设计等领域。开发者们加入了美国通信工人协会(CWA),这是微软旗下工作室中最新的工会。工会成立的背景包括2024年初的大规模裁员,成为
近期,游戏界掀起了一股怀旧风潮,众多经典作品的重置或复刻版本频繁亮相,与新作的发布频次不相上下。特别是在微软于2023年成功收购动视暴雪后,关于《辐射3》复刻版的传言更是沸沸扬扬,玩家们对此充满期待。
近年来,各大游戏工作室经典作品的重置或复刻版本甚至与新作发布的频次相当。自微软在 2023 年收购动视暴雪以来,《辐射 3》复刻版的传闻甚嚣尘上。
今年 4 月 4 日,微软迎来了五十岁「生日」。五十年来,从最初的电脑软件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微软的业务不断扩展外延,这其中也离不开与其他公司的合作乃至并购。
该消息来自知名行业记者Jeff Grubb,他在直播中透露了这一消息,如果情况属实,它将打破该系列30多年的宣发传统——自1993年的《上古卷轴:竞技场》以来,该系列还没有过如此之短的营销周期。但有前旗下工作室Tango的《完美音浪》珠玉在前,或许Xbox方面
近年来,游戏行业掀起并购狂潮。虽然微软以690亿美元天价收购动视暴雪的新闻占据头条,但索尼PlayStation也在悄然布局。
当谈到提供社交媒体网络、智能手机与人工智能(AI)数字助理等这类已融入人们生活的产品,微软(Microsoft)仍处于其他美国科技巨头的阴影下,但这并非出于怠惰。
游戏圈不乏让人值得铭记的历史,那么有没有那么一张图,它的出现会勾起你当年的回忆呢?话不多说,今日回忆杀启动!
前动视暴雪首席执行官鲍比·考迪克近日在特拉华州对一家知名媒体集团提起了诉讼,涉及的对象包括旗下两家知名网站:一家专注于游戏报道的媒体和一家以科技新闻为主的平台。根据诉讼内容,考迪克指控这两家媒体“竭尽全力”通过传播不实的“歧视”与“职场骚扰”指控来损害他的声誉
最近在接受 Windows Central 采访时,暴雪现任总裁 Johanna Faries 在被问及公司的 IP 是否可能会扩展到电子游戏以外的媒体形式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早先前IGN视频内容策略总监Destin Legarie非常支持微软收购动视暴雪。但近日他发推文,对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表示质疑。Destin认为这一收购“意义不大”。
今日,《死亡搁浅2: ON THE BEACH》放出了全新的预告片。小岛工作室确认,本作将于2025年6月26日发售,3月17日开启预约。
前IGN视频内容策略总监/现主播 Destin Legarie 今日在推特发表观点表示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毫无意义:“现在已经是第二个年头,但是XGP上的游戏寥寥无几,《魔兽世界》毫无动作,老游戏也未得到充分利用,移动游戏也没有任何新进展。所以我不得不问……这到底
Destin表示:“进入收购后的第二年,只有一些游戏加入了XGP,《魔兽世界》没有移植到新平台,老游戏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移动设备也没有发生任何新变化。所以我不禁想问……收购的重点是什么?”
当被问及微软是否应该继续发展硬件时,Moore表示:“如果他们有得选,他们会制造硬件吗?并不会。如果他们能成为一家将内容直接送到您的电视或您选择的任何显示设备尚的千亿美元公司,他们当然会更高兴。”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6》第 2 赛季现已推出大量更新内容,包括三张以黑帮为灵感设计的多人游戏地图、六种以上全新武器及武器细节、情人节限时游戏模式、僵尸模式的下一章节等。
Largo.ai是一家为电影、电视和广告行业提供人工智能分析解决方案的公司,最近完成了75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和前动视暴雪高管托马斯·提普尔。史泰龙被任命为好莱坞“特使”,支持Largo.ai的创新使命。此次融资由TI Capita
仅根据公开的“优化”名单统计,全球各大公司裁员人数达到了15,639人,相较于2023年增加了39.9%,而这,还不包括那些未被正式公布、在日常运营中悄然离职的人员。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哪些公司是今年的裁员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