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引进良种繁育基地 做强特色农业“芯片”
夏秋之交,秦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在杨家寺镇引进建设的良种扩繁基地一派生机盎然。放眼望去,五彩斑斓的番茄挂满枝头,圆润饱满的西葫芦藏身绿叶,形态各异的南瓜点缀田间。这片由天水兴之林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运营的良种扩繁基地,正用蓬勃的长势诉说着“沃土育良种
夏秋之交,秦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在杨家寺镇引进建设的良种扩繁基地一派生机盎然。放眼望去,五彩斑斓的番茄挂满枝头,圆润饱满的西葫芦藏身绿叶,形态各异的南瓜点缀田间。这片由天水兴之林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运营的良种扩繁基地,正用蓬勃的长势诉说着“沃土育良种
千亩稻田上,无人机巡田绘制着“科技+农业”的图景;火龙果基地里,点点夜灯如繁星缀满天幕,映照着枝头饱满的硕果;电商直播间内,杏花鸡、丝苗米等土特产走出乡村,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在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现代农业正焕发勃勃生机。
呼伦贝尔的广袤大地上,田野里稻浪翻滚、豆荚饱满,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积极融入蒙东振兴大局,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绿色高产高效发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东北全面振兴,推动
夏日的八桂大地,稻田里涌动着丰收的喜悦,更藏着现代农业的“科技密码”。从灌阳的再生稻试验田,到北流的无人机作业现场,再到永福抢种忙碌的稻田,广西农民正靠科技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走出一条节本增收的新路子。
清晨的麦田里,农机手老张驾驶着联合播种机,在田垄间划出笔直的线条;午后的灌溉区,技术员小李蹲在泵房前,调整着滴灌系统的阀门;深夜的粮仓旁,收割队老王踩着月光,检查着即将启程的运粮车……这些看似普通的场景,却藏着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高效沟通。在农场播种、收割、灌
13.33公顷香菜田如绿毯般铺展,细密的叶片上还凝着晨露,风过时,辛香混着泥土的微润扑面而来。田垄间,数十名村民弓着腰,铁铲轻起便带起一簇翠绿,掌心翻飞间,整齐的菜株已码满竹筐。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阳曲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以山西沐木盛业智慧设施渔业基地为突破口,创新探索“南鱼北养”发展新模式,构建现代水产全产业链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书写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七月的八桂大地,稻田里涌动着丰收的喜悦,更藏着现代农业的 “科技密码”。从灌阳的再生稻试验田,到北流的无人机作业现场,再到永福抢种忙碌的稻田,广西农民正靠科技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走出一条节本增收的新路子。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创建中进行了深度规划,致力于打造铁观音产业大格局,花大力气促进茶产业向茶机械、茶包装、茶配套、茶创意、茶食品及精深加工等领域延伸,2018年涉茶总产值达106亿元,比2017年增长9.1%。
导读|一个90后的返乡十年,是一场命运系统的自我搭建在“逃离乡村、奔向城市”成了默认选项的年代,一个90后,却选择了反方向:回到山里,扎根山里,把一生押注在一片看似无人问津的山头上。这不是被困住,而是主动回去。这也不是短暂试水,而是十年深耕。
在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时代浪潮中,科技创新正重塑传统农耕图景。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逐渐成为历史,“一部手机管千亩田”的智慧农业新范式正从构想照进现实。联适导航勇立潮头,以技术创新为笔、智能装备为墨,在广袤田野上书写农业智能化转型的壮丽篇章。通过突破关
在烟台莱州市朱旺村的玉米高产田里,联通5G基站与物联网监测设备构成一道科技风景线。作为“中国玉米良种之乡”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莱州市2024年启动百万亩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提升现代农业产量。烟台联通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为项目
6月10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山南村的麦田里,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穿梭,金黄的小麦很快装满了粮车。“今年小麦长势好,一亩地收1200多斤没问题。多亏了政府给咱指路、教技术!”村民王思明高兴地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5日讯(记者 刘笑雪 通讯员 杨惟轶)25日上午,2025年“湘人才”公共招聘活动第十九场——现代农业专场招聘会在省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举行。金健米业、湖南新金浩茶油等60家企业参会,提供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电商运营等1200
近日,在望都县现代农业合作社的田间地头,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技术指导与产业规划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河北农业大学农业特派员彭正萍教授团队与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们深入部分合作社,实地查看玉米播种情况,并对小麦产量进行测产分析。这场“老专家”与“新农人”的碰撞,不仅为
广袤的田野上,联合收割机轰鸣穿梭,无人机精准植保,烘干设备高效运转……“三夏”时节,农事如火,丰收在望。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国家队”作用,压茬推进农业生产服务,助力夏收、夏种、夏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全年粮食丰产丰收贡献供销力量。
在6月21日举行的“AI FOR AGTECH 2025丰农控股数智生态科技大会”上,丰农控股发布了数智农业创新成果与数智生态产品体系,宣布启动数智农业生态共建计划。
多维度技术革新夯实丰产根基在江苏淮阴区马头镇,500亩高粱田正通过机械化播种实现高效种植。种植大户张则良表示:"政策扶持叠加农技指导,我们采用雨季前抢播策略,预计单产将提升15%。"河南封丘县创新应用宽窄行种植技术,配合滴灌带精准施肥系统,使玉米亩均株数突破5
这一幕,正是湘潭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结出的硕果。在这场历时一年的培育中,840名像杨志这样的“新农人”正在完成从“靠天吃饭”到“靠智致富”的蜕变。
6月21日,“AI FOR AGTECH 2025丰农控股数智生态科技大会”在深圳开幕。丰农控股现场发布了数智农业创新成果与数智生态产品体系,同步启动数智农业生态共建计划,这标志着丰农控股将以AI大模型为技术底座,升级为国内专业农业数智化农服平台,为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