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

三星堆VS夏朝:谁才是华夏文明的“老大哥”?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被誉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自 1929 年首次被发现以来,陆续出土了青铜大立人像、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黄金权杖等大量造型奇异、工艺精湛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古蜀先民高超的技艺,更揭示了一个神秘而辉煌的古代

三星堆 华夏文明 夏朝 三星堆vs vs夏朝 2025-05-18 22:36  3

仰韶玉魂溯根脉 华夏文明探秘源 《仰韶玉韵》新书发布会在咸阳博物院成功举办

5月18日上午,在国际博物馆日这一特殊节点,由上海交通大学与咸阳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仰韶玉韵》新书发布会在咸阳博物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考古、文学、文博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仰韶玄玉与中原玉文化起源”主题,共同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华夏文明 仰韶 玉韵 咸阳博物院 仰韶玉韵 2025-05-18 20:56  2

一只小鸟啄木的奇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钻木取火再传华夏文明

当时人们非常担心火灭了,为此还设立了管保存火的官,叫火神。这火神的主要责任就是保证火天天燃烧,不能熄灭。就是因为他们长期使用火,熟悉火的特点,能够把火保存的时间长一点。但是既别是这样,火还是会熄灭的。如果这时火熄灭了,只能等到下一次出现雷电,把地上的草木烧着了

华夏文明 奇遇 火神 野兔 啄木 2025-05-17 07:48  3

杏坛烛照三千载:论孔子人格对华夏文明的塑造

春秋末期,中华大地上的礼乐秩序已然衰败。季氏在庭院中举行本应由天子享用的“八佾”舞蹈,这一行为不仅震动了鲁国的宗庙,也震撼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原本只有天子才能享受的盛大仪式,如今却被一个贵族家庭擅自使用,这种僭越之举无疑是对传统秩序的严重挑战。

华夏文明 孔子 杏坛 陈蔡 杏坛烛照 2025-05-16 13:23  3

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山西就是回家——三晋文化大讲堂以考古实证溯源华夏文明

5月11日下午,太原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在三晋国际饭店举办第五期“三晋文化大讲堂”。 邀请了青年文化学者、专长于山西历史文化研究的武汉石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挺,作了山西与华夏文明系列讲座之《华夏起源》的专题报告。太原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慕名而来的省城文

山西 华夏文明 考古 三晋 三晋文化 2025-05-14 09:20  3

华夏文明:上古遗存的唯一火种?

当现代考古学家在非洲大裂谷挖掘出距今300万年的早期人类化石时,"非洲起源说"似乎已成为人类学界的金科玉律。然而,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系列惊人的发现正在悄然改写这个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从湖北建始县出土的250万年前的头骨化石,到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发现的2.8

华夏文明 考古 化石 scenario 朔县 2025-05-10 17:56  3

经纬华夏

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文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千年而不衰。《经纬华夏》一书,以南海出版公司之力,携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之智,为我们深入剖析了华夏文明的成长与成型。今日,我将提炼出书中的十大金句,以映照华夏文明之光,展现作者对于华夏文明的核心观点。

华夏文明 经纬 文化认同 许倬云 经纬华夏 2025-05-08 15:44  4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渊远流长?

对过去进行思考的回忆应视作是人类固有的本能,但认知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是要追溯事情的本质,从而达到科学理性。中华文明最令世人啧啧称赞的是生机盎然,从未中断,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棵常青树。研究中华文明渊源流长的人不可数计,著述车载斗量,虽内容各异,但都局限于诸如

华夏文明 中华文明 夏禹 渊远流长 御批通鉴辑览 2025-05-06 11:4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