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有望提速 多家上市公司协同布局
近期,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成果集中亮相,无论是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启动,还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新一代“中国环流三号”,达成百万安培亿度H模运行,都意味着我国在可控
近期,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成果集中亮相,无论是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启动,还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新一代“中国环流三号”,达成百万安培亿度H模运行,都意味着我国在可控
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国光电气股价报101.4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8.25元,跌幅7.52%。当日成交量为55971手,成交金额达5.77亿元。
最近一段时间,在资本市场上,#可控核聚变成为投资者口中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该板块的一些玩家如#雪人股份、#融发核电直接迎来了一波涨停。
超导材料是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的关键。西部超导在低温超导线材研发上成果显著,为ITER提供材料,还参与“环流三号”核心部件研发。永鼎股份参股东部超导,布局高温超导带材,超导业务收入增长可观,还为“洪荒70”装置供材料。联创光电聚焦高温超导磁体系统,有试制成果,订单
独特的磁惯性约束路线 Helion采用场反转位形(FRC)结合脉冲磁压缩技术,而非主流的托卡马克或激光惯性约束。其第七代装置Polaris通过超导磁体(磁场强度达20特斯拉)和每秒1次的脉冲频率,实现了比前代快100倍的等离子体压缩速度,并直接通过电磁感应回收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加剧,可控核聚变技术迎来突破性进展!MIT最新实验实现“能量净增益”,中国“人造太阳”EAST刷新世界纪录。
近日,第四届“受控核聚变与人工智能技术学术会议”在河北廊坊召开。近200位核聚变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加速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展开深度研讨,共谋全球能源变革新路径。与会专家指出,人工智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赋能作用,其通过高效处理
中银国际发布研报称,长时间以来,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却因实现技术难度大而遥不可及,随着高温超导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正持续推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展,商业化渐行渐近,产业链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渐
在本届剑桥能源周上,与会代表高度关注核能,多次讨论核聚变话题。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在大力支持化石燃料的同时,呼吁“核能复兴”。弗吉尼亚州州长格伦·扬金强调,美国必须加快发展核聚变能源。
科技浪潮又涌起澎湃新浪花!就在安徽合肥,那被誉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宛如一颗科技新星,闪耀出震撼世界的光芒。它成功创下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 1 亿摄氏度 1066 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突破,它代
今日,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消息,该院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经专家组鉴定,“赤霄”参数达到设计指标,也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
在能源危机的阴影下,寻找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成为全球共识。核聚变,这一被誉为“清洁能源圣杯”的技术,因其原料广泛、产物无害、能量巨大而备受瞩目。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科技创新强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力求在全球能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