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万起售的仰望U7,要革谁的命?
3月27日,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仰望发布旗舰轿车U7,起售价62.8万元。这一价格不仅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测的80万-100万元区间,更直接对标BBA等传统燃油豪车,以及蔚来ET9、尊界S800等中国品牌新能源竞品。
3月27日,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仰望发布旗舰轿车U7,起售价62.8万元。这一价格不仅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测的80万-100万元区间,更直接对标BBA等传统燃油豪车,以及蔚来ET9、尊界S800等中国品牌新能源竞品。
近日,随着小米高速爆燃事件持续发酵,智能驾驶的安全性问题被广泛质疑。对此,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此前的一段话引发话引发强烈关注,很多人看后不觉惊呼:原来比亚迪才是智驾的天花板。
当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3年炮轰无人驾驶是"被资本裹挟的皇帝新装"时,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两年后会亲自为自家智驾系统站台。这场"大型真香现场"不仅让吃瓜群众直呼魔幻,更将车企智驾狂欢的遮羞布扯得粉碎——原来行业大佬们一边痛骂行业乱象,一边却在疯狂收割智商
我注意到疑似一名遇难女生的母亲说自己是雷军的粉丝,车主的男友发声说他和女友都是小米粉。一个企业有自己的拥趸当然不是坏事。但如果电动汽车厂为了“圈粉”“圈市场”“圈投资”,拼命把董事长、CEO包装成网红、偶像,把自己的产品包装成网红产品、炫酷玩具,而一些粉丝恰恰
2023 年,二者收入差距是 1019 亿元,2024 年,差距缩小到了 850 亿元。华为 2024 年的营收是 8621 亿元,已经非常接近 2020 年巅峰时期的 8914 亿元;但比亚迪迅猛的态势不可小觑,2024 年的营收同比增长29.02%,比华为
近日,看了之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关于“无人驾驶就是扯淡”的一番言论,结合目前小米SU7事故引发的智驾安全性能的热烈讨论,感触特别深刻!
“他创立比亚迪靠做电池起步,在二零几年收购秦川汽车,决心造车!刚开始跟同行几万几十万的销量,一个月就三万多辆,所以人家笑话他是-比三万!就这么沉寂了十年,自二零二二年开始,二零二三、二四年开始在电车上发力…”
营收突破7771亿元,同比增长29.02%;归母净利润达到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相当于每日净赚1.1亿。
而作为第三款旗舰轿车的仰望U7,起售价62.8万元,技术内核却有了更扎实的表现。在延续天神之眼A智驾系统、易四方四电机驱动等多个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该车型还搭载水平对置发动机和云辇-Z悬浮控制系统等首发技术,实现百万级技术矩阵向更广泛市场的延申,进入技术深水区。
近期,微软销售线正在酝酿AI相关的组织调整,或将把此前散落在不同业务线、较为碎片化的AI解决方案进一步集中起来,成立新的单独部门来统筹管理,以便给客户提供更加一体化的方案与交付。这一调整可能会在新财年之际落地。更多最新进展,可添加作者微信xf123a交流。
当整个行业都在为“降价10万活不下去”哀嚎时,有个玩家却用每台车降价1.5万的操作,硬生生把毛利率从特斯拉手里抢到22.3%。2024年狂揽402亿净利润的比亚迪,活成了新能源圈的“反常识怪物”——别人越降价越亏钱,它却越砍价越暴利。但这份光鲜财报背后,藏着三
3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3月25日举行的比亚迪业绩会上透露,比亚迪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为550万辆,较去年的427万辆实现30%增长。其中,海外市场全年销量目标为超80万辆。对此,记者第一时间向比亚迪
不仅因为在其之上,再无细分定级,更因在其身上集技术大成。好似过往多少年中,每一代奔驰S级就像是场汽车技术革命风暴即将来袭。比如当年奔驰W140初亮相,电吸门、电动后备厢、导航、随动转向氙气灯、语音控制,乃至双层玻璃都对后世豪华车影响深远。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李想、何小鹏、李斌、雷军先后登台发表演讲。李想进一步阐述了星环 OS 开源计划及其优势,何小鹏全程畅谈飞行汽车,李斌则是从研发投入和充换电网络建设方面,回应外界对蔚来财务问题的关心。雷军作为汽车行业新人,第一次参会,分享了小米汽车的成果并
3月25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交出“史上最强”年报后平地起惊雷,计划以每股53.25港元的价格配售8亿股股份,筹资42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7亿元)。
3月29日,比亚迪汽车微博发布信息,宣布针对王朝网部分车型非智驾版本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其中,秦L DM-i非智驾版起售价官降1万元至8.98万元,宋L DM-i非智驾版起售价官降1.6万元至11.98万元,活动截止日期为4月30日。
分业务来看,其核心业务——汽车及汽车相关产品的毛利率攀升至22.31%,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比亚迪的毛利率之高,超过特斯拉的17.9%、小米的18.5%等行业标杆和造车新秀,还压制理想19.8%等高端新势力品牌,显示了“越卷越强”的产业链把控能力。
3月25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交出“史上最强”年报后平地起惊雷,计划以每股53.25港元的价格配售8亿股股份,筹资42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7亿元)。
也许这个问题我们自己能找到答案,但更好的方式,是从那些正在走向卓越的企业身上看到答案,
当比亚迪2024年财报以营收7771亿元、净利润402.5亿元的史诗级数据登场时,全球汽车产业都惊讶了。这组数字背后,是一场以技术为矛、效率为盾的精准猎杀——营收同比激增29%,净利润暴涨34%,利润率首次突破5%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