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恶龙撕碎太平盛世,四百年血色乱世因他而起
公元192年,长安城街头人声鼎沸。百姓将一具肥胖的尸体拖至闹市,割肉剜油,插芯点火。火光中,这个叫董卓的暴君被烧成灰烬。可天下人不知道,他的死,只是乱世绞肉机的启动键。四百年的烽烟与白骨,此刻才刚拉开帷幕。
公元192年,长安城街头人声鼎沸。百姓将一具肥胖的尸体拖至闹市,割肉剜油,插芯点火。火光中,这个叫董卓的暴君被烧成灰烬。可天下人不知道,他的死,只是乱世绞肉机的启动键。四百年的烽烟与白骨,此刻才刚拉开帷幕。
画面描述:图中左边是一堆杂物,一把扫把正打算把杂物扫走。右边这把扫把一下子就已经把垃圾扫走了,地上变得干干净净。
蔡邕(132-192年),字伯喈,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他博学多才,精通音律、经史、辞赋,尤其在书法领域造诣极高,被誉为“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蔡邕的书法以隶书著称,其字体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多变,开创了“飞白书
古道边,尘土飞扬,无数难民惊慌出逃,有人走慢一步,便被身后匈奴兵射来的利箭,贯穿了脖颈。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迁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