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6G应用,MIT开发新型光子处理器,纳秒级处理无线信号
人工智能(AI)正在深刻变革包括射频信号处理与先进通信在内的众多领域。AI 技术能有效处理日益复杂的频谱环境,同时满足无线数据传输速率持续攀升的需求。基于 AI 的信号处理技术将赋能 6G 等新一代通信系统,使认知无线电、信号指纹识别及动态资源分配等关键能力得
人工智能(AI)正在深刻变革包括射频信号处理与先进通信在内的众多领域。AI 技术能有效处理日益复杂的频谱环境,同时满足无线数据传输速率持续攀升的需求。基于 AI 的信号处理技术将赋能 6G 等新一代通信系统,使认知无线电、信号指纹识别及动态资源分配等关键能力得
这张图显示了一位艺术家对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的边缘设备的新型光学处理器的解释,该设备以光速执行机器学习计算,在几纳秒内对无线信号进行分类。图片来源:电子研究实验室 Sampson Wilcox
为满足数据中心及高性能计算场景对超低延迟、高可靠性的迫切需求,易飞扬正式推出全新低延迟光模块产品系列。该系列产品通过优化光学性能与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在无需前向纠错(FEC)的条件下达到极低误码率,显著降低链路传输延迟,为金融交易、AI训练、实时数据分析等场景提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京林洋电气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MCU定时器的GPS同步交流采样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19861541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绝对是科技圈的一颗深水炸弹!中国的一家初创公司,搞出了一款“光电混合”芯片,直接登上了全球顶级科学期刊《Nature》!
中国团队再次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封面,带来一项颠覆性技术突破。曦智科技研发的光子计算处理器PACE,用光速重新定义算力极限——其计算延迟仅3纳秒,比传统GPU快500倍,为解决AI时代算力问题开启新大门。
在Java的世界里,LocalDateTime 是个神奇的家伙。它看上去干干净净、温文尔雅,却常常因为一个“小细节”,让我们这些搬砖工崩溃大喊:“怎么又出bug了?!”
脉宽是描述激光器输出光脉冲时间特性的关键指标之一。脉冲激光器根据脉冲宽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纳秒、皮秒和飞秒脉冲激光器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时间,熟悉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又无处不在。从“立表见影,视影知时”的日晷到“弦轮密运,机巧精妙”的机械钟,再到“量子振荡,稳定精准”的原子钟,乃至被称为“宇宙灯塔,太空时钟”的脉冲星计时系统……纵观人类发展史,计时工具不断更替,计时技术持续演进。
1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为“北京时间”读秒的故事,揭开“时间”背后的奥秘。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和发播曾长期被外国人主导并把持。1966年,国家授时中心在陕西成立,一代代科研人员通过对授时服务系统的研发和升级,自主产生、保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