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外国超市里还卖300年前的西瓜,咱吃瓜自由要感谢吴明珠院士
话说夏天有“三宝”:空调、WiFi、西瓜。是中国人夏天续命的刚需配置,缺一不可。
话说夏天有“三宝”:空调、WiFi、西瓜。是中国人夏天续命的刚需配置,缺一不可。
自古以来,中国人抵不过水果的诱惑。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赫赫,情同手足,却自负功高,已威胁到齐景公的生命安全。齐景公慌慌哒,请齐国智者晏婴想办法除掉这三个祸害。晏婴献计,让齐景公把三人请来,赐给他们两个名贵的桃子,告诉
“我是学果蔬的,事业应该在瓜果之乡!”1953年,23岁的西南农学院毕业生吴明珠放弃留校机会,毅然奔赴新疆戈壁滩。72年后,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扎根大地、培育30余个瓜果良种的“甜蜜事业”,以舞台艺术的形式重回母校。
盛夏的蝉鸣还未响起,大街小巷已悄然摆满碧绿滚圆的西瓜。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和消费国,如果按一个西瓜10斤计算,每年消耗的西瓜数量高达160亿个。这份属于中国人的“吃瓜自由”,离不开这位“瓜奶奶”——中国工程院院士、瓜类育种专家吴明珠。
河南郑州女子把放了一夜的西瓜吃了之后,出现了腹痛的症状,自行服药“治病”,反而到医院一查已经肾衰竭!
拜访“西瓜奶奶”吴明珠院士、走进湖北洪湖小龙虾产地的小龙虾工厂,到广东茂名千年荔枝园了解中国荔枝背后的文化和产业故事……近半个月来,国际友人埃文·凯尔受邀参与“中国农业游”。此前,这名来自美国的典当行店主因捐献记载日军侵华罪证二战相册与中国结缘。
2023年,韩国人第一次感受到“西瓜自由”的震撼,仿佛跨越了经济、文化与技术的鸿沟。从2024年起,这一现象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成为中韩两国人民之间一场关于“吃瓜”的文化碰撞。
在辽阔的边疆热土上,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种子。他们带着知识与技术奔赴边疆,让创新的果实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夏日炎炎,还有什么比抱着半个大西瓜,用勺子挖着吃更爽的事儿呢?如今,西瓜已经成了咱们生活里最常见的水果,大家想吃就能敞开肚皮吃,实现“吃瓜自由”。但你知道吗?这背后,离不开一位默默奉献的老人——吴明珠院士。我今天看到了他的孙女的短视频账号,想到了把她的事迹写给
最近,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文章,请点亮星标⭐让我们一路同行,天天见!
这些年外国水果割韭菜的套路,咱可太熟了。蓝莓靠 "护眼抗衰" 营销成 "水果皇后",牛油果顶着 "森林奶油" 头衔盯上健身党,车厘子包机直飞搞起 "贵族运输",泰国榴莲更绝,一年 6 万吨产量拆成 12 个月卖,生生把运费炒成水果价。
对中国人来说,空调和西瓜,堪称入夏的避暑神器。没有在空调下吃过西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吴明珠院士是我国西甜瓜育种的“泰山北斗”、新疆哈密瓜品种改良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被人们亲切称为“瓜奶奶”。今年1月3日,吴明珠院士在95岁生日当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把甘甜献给你——吴明珠院士传》。
这种西瓜在1923年的时候就出现了,曾经“风靡一时”,在1940年之前一直被业内认为是“顶级西瓜品种”。
具体操作方式就是,你目空一切全款买下一个西瓜,然后当着韩国人的面,大口吃掉,最后把西瓜皮随手扔进垃圾桶。
“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此次发布会旨在用这本饱含深情和敬意的传记,记录吴明珠院士的壮丽人生,感恩她的甜蜜贡献,礼赞她的人格境界,致敬她的家国情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南省慈善总会会长陆志远,国家西甜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等特邀嘉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潘莹、周思宇通讯员:周久淞、夏启然今年95岁的“甜瓜奶奶”因患阿尔茨海默病已病休多年学生们去看望她时很多人她都认不出了但儿子杨夏说妈妈还会经常突然说起“要去瓜地”“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她”这位被称为“甜瓜奶奶”的女科学家就是我国著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