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有约 | 6月13日,国医大师何成瑶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到六盘水市中医医院义诊
为满足广大市民的就医需求,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六盘水市中医医院特邀国医大师何成瑶以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前来义诊。欢迎各位同仁、朋友、患者及家属广而告之!
为满足广大市民的就医需求,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六盘水市中医医院特邀国医大师何成瑶以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前来义诊。欢迎各位同仁、朋友、患者及家属广而告之!
擅长治疗:深耕中医临床三十余载,擅长针灸与药物结合治疗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内科常见疾病以及中医肿瘤康复的临床治疗,专注疾病"防-治-康"全周期管理。其创新性融合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诊疗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防治领域形成特色疗法,尤擅运用中药调理、
中国共产党党员、首届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颜正华同志,于2025年6月7日19时56分在北京安详离世,享年106岁。
6月7日,来自黑龙江、广东、河北、江西、四川、内蒙古等地的八位年轻的中医从业者怀着崇敬之心,在北京向韦贵康国医大师行拜师礼,正式成为国医大师韦贵康的爱徒。同时,《韦氏疏筋振骨术操作规范》团体标准立项筹备研讨会一并召开,标志着“韦氏疏筋振骨术”薪火相传迈向标准化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养生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于6月6日—8日在蓉举行,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田兴军、世界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昱、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泽钧教授、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境内外中医养生界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康养与人
在北京中医医院的走廊里,挂着一幅 “大医精诚” 的匾额,见证着无数中医人对岐黄之道的坚守。王德敏主任的从医之路,便是这匾额下最生动的注脚 —— 从青春年华到鬓染霜雪,她用五十年光阴深耕风湿免疫领域,成为国医大师王为兰学术思想的坚定传承者与践行者。这条漫长的岐黄
《了不起的中医》节目是向海内外传播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系列短纪录片。主要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创作内容,通过每位中医人物的讲述,向海内外观众宣传各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在全面反映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的同时,也关注当代中医学对世界的贡献。
近日,年近八旬的国医大师张仲景(化名)发布解除与其徒弟王明(化名)师徒关系的公开声明,引发了医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声明中,张老先生字字铿锵有力,言辞恳切,表达了对徒弟违背医德、滥用师父名声谋取私利的极度失望。这份声明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对行医道德的坚守
1938年,韦贵康出生于广西宾阳的一个壮族农家。父亲是远近闻名的“接骨匠”,竹楼墙上常年挂着风干的骨碎补和续断。6岁那年,他亲眼目睹父亲为一位摔断腿的猎户复位骨骼。那一碗酒香扑鼻的药酒、一双沉稳老练的手,以及猎户咬牙忍痛的神情,深深刻进他童年的记忆。父亲告诉韦
中医大夫徐文兵近年来活跃于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其"徐公说健康"系列短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5亿次。这位年逾古稀的中医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黄帝内经》,将深奥的中医理论转化为现代人听得懂的生活智慧,开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结合的典范。
5月23日,在2025数智中医药发展大会召开之际,南昌前湖迎宾馆内一场备受瞩目的拜师仪式盛大举行。百芝堂糖尿病科领衔专家、江南圣医喻嘉言十六代传人喻小勇,正式拜入国医大师张大宁门下,为中医传承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乙肝患者常表现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清热解毒法是中医肿瘤学的重要治法之一,迄今问世的中医肿瘤专科书籍中,无不把清热解毒法列为祛邪抗癌首选治法,目前的中医肿瘤临床用药或抗肿瘤中药筛选的药理实验研究,清热解毒类中药几乎占60%以上,熟知清热解毒法的演进与内涵,有利于拓宽临床视野,提高临床疗效。
在北京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诊室,70 余岁的王德敏副主任医师仍专注于望闻问切。从 1974 年踏入医院大门至今,她的从医之路始终与一个名字紧密相连 —— 国医痹症大师、著名风湿病学专家王为兰教授。作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王德敏用 50 年临床实践,将导师
引言: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最为常见的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是隐袭起病,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通常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逐渐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发病后10~20年因并发症而死亡。随着全球
“中医是一门健康医学,是几千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在人类健康服务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学术,目的是让人不得病、少得病。”5月23日,国医大师李佃贵打call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他说,中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夜市活动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
李佃贵是国家第三界“国医大师”,曾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是中医“浊毒学说”的创立者,李佃贵的研究方向为消化内科领域,是胃肠道疾病领域的著名专家。李佃贵已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1日1时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在中医界,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用一根银针、两味中药,在传承与创新中开辟出针灸与方剂结合的新境界;他以医者仁心跨越山海,让中医智慧在非洲大陆绽放光芒;他用六十余载光阴诠释 “大医精诚”,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人物。他,就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吕景山。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国医大师的这句箴言,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医传承与发展的漫漫长路。在中医的浩瀚星空中,无数医者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医术的执着,默默耕耘,薪火相传。而庞龙老师,便是这众多医者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他在中域教育的理念指引下,走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