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图携手15所高校首次开展“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
4月2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武汉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协办的“古籍薪火 十校相传——湖北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启动。
4月2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武汉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协办的“古籍薪火 十校相传——湖北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启动。
历史研究的魅力,就在于揭示超越刻板认知的丰富面向。从秦始皇熔铸的十二金人到丝绸之路上流动的希腊化浪潮,从哪吒形象的文化基因流变到宋朝财政的现代性微光,新近的历史研究正在重构我们的文明交流互鉴的图景。这是最近阅读的三本书,张笑宇的《世界之中》、冯天瑜的《周制与秦
从湖北黄陂走出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世称“二程夫子”),本是同胞兄弟,一同进京(开封)参加“高考”、共同创立了“天理”学说……你可曾知道,他们兄弟却性格迥异,兄长春风和气,弟弟却“烈日秋霜”……应读者的要求,值此《二程夫子》(裴高才著,华中师大出版社
冯天瑜先生以治中华文化史而为世人所知,从20世纪70年代就“决心尽绵薄于中国文化史”,先后出版有《中国古文化的奥秘》(1986)《中华元典精神》(1994)《中国文化生成史》(2013)《中华文化生态论纲》(2021)《中华文明五千年》(2022)等著作,是名
冯天瑜先生以治中华文化史而为世人所知,从20世纪70年代就“决心尽绵薄于中国文化史”,先后出版有《中国古文化的奥秘》(1986)《中华元典精神》(1994)《中国文化生成史》(2013)《中华文化生态论纲》(2021)《中华文明五千年》(2022)等著作,是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界先后兴起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全人教育、古典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儒学教育、读经教育等多种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潮,可谓风起云涌、蔚为大观。祝安顺《中华经典教育三十年》一书对这些思潮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