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溪水边:善用“同频共振”会让你的优势发挥指数级增长
在个人成长、团队合作中,你有没有发现:同样的能力放在不同的环境,发挥的果效有天壤之别。为什么有些人能快速突破瓶颈,有些人却停滞不前?这是因为是否掌握了“同频共振”的智慧。
在个人成长、团队合作中,你有没有发现:同样的能力放在不同的环境,发挥的果效有天壤之别。为什么有些人能快速突破瓶颈,有些人却停滞不前?这是因为是否掌握了“同频共振”的智慧。
读深夜的地铁里,西装革履的年轻人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基金绿线,眉头拧成了麻花;写字楼的格子间内,加班到凌晨的白领望着工资单,在购物车的新款包包前反复犹豫。
这不是道德审判,而是一个现实逻辑:你想要的每一份成果,都有它的成本——时间的投入、能力的积累、自律的坚持。而复利思维,就是这个逻辑最朴素、也最强大的表达。
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1924年1月1日—2023年11月28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是美国投资家、律师、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曾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被誉为“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
在深圳龙华的城中村住了三年,我见过太多怀揣暴富梦的年轻人:有人凌晨三点蹲守直播间抢限量款球鞋,有人把积蓄砸进所谓的 “区块链新项目”,还有人在网红奶茶店加盟费骗局里血本无归。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作者Ranran被誉为翻译巴菲特、芒格文字最好的译者,他从芒格早期的坎坷经历说起,引出芒格后期面对困难时的价值观。
"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儿,那我永远不去那里。 " 这句话藏着查理·芒格用一生验证的顶级智慧。
股市中我们会发现自己不懂的因素,这个时候反而不容易犯错误,毕竟不懂的时候,人会有很强的戒备心理,会处处小心;但就怕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懂了,反而是最容易落入陷阱的。因此,今儿我们就来分析一些“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因素,找到解决方案,更利于博弈。要勤奋,但不要“假
最近重读《穷查理宝典》,突然被芒格一句话戳中:"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在出售自己的时间,却不知道如何让时间为自己工作。"
前段时间凌晨,我收到读者给我发的消息:"创业失败欠了 80 万,亲舅舅见面装不认识,老婆天天和我吵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他声音里的绝望。
上次发布了巴芒股东大会荐书的上篇,包含所有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推荐过书,“反响”热烈,收藏率极佳,然而完读率惨淡,看来那篇文章已经在大家的收藏里吃灰一段时间了。
"每月存钱=慢性自杀?"当巴菲特背后的男人说出这句炸裂真相,多少社畜的存钱软件瞬间不香了!支付宝年度账单刚出,我却发现同龄人用这招存款翻5倍...(文末附打工人反杀攻略)
5 月 3 日,94 岁的巴菲特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宣布退休,结束 60 年投资传奇。这场被媒体称为 "最后忠告" 的演讲中,这位智慧老人不仅分享投资心得,更道破人生逆袭的底层逻辑。2025 年已过半,若你还在迷茫,不妨听听这 5 条忠告。
五月初的奥马哈依然春寒料峭,但却挡不住全球投资者的热情。2025年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如约而至,数万名“朝圣者”从世界各地涌向这座美国中西部小城,只为聆听95岁高龄的沃伦·巴菲特最后一次以CEO身份站在舞台中央,分享他的智慧。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些是点头之交,有些是利益伙伴,有些是酒肉朋友。
没钱也没人脉的普通老百姓,到底得咋做,人生才能有所变化呢?接下来阿胖要讲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如果让我尝试用一段简短的话,去描述 Rick Rubin 在书中所讲的创作过程,也许是这样的:
杨天真原名杨思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岁开始从事艺人宣传工作,23岁担任范冰冰工作室宣传总监,29岁和两个朋友一起创立了北京壹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当地时间5月3日,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94岁的巴菲特坐在桌后,对台下宣布了决定:卸任伯克希尔的CEO职位,年底交棒给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
朋友们,假期过得开心吗,不知不觉假期已接近尾声,此刻的我已经在办公桌前开始了新一轮的搬砖,充实感满满,咱就说,我绝大多数的时候不会因为一个人在家就觉得无聊,因为我要忙的事情有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