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遇双春,5人不上坟”?传统民俗不容谣言
“双春年”指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立春的现象,这是由于农历闰月调整与阳历回归年时间差的结果,平均每19年出现7次,属于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毫无关联。例如,2025年因闰六月形成双春年,但这仅是历法计算的体现,并无特殊禁忌。
“双春年”指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立春的现象,这是由于农历闰月调整与阳历回归年时间差的结果,平均每19年出现7次,属于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毫无关联。例如,2025年因闰六月形成双春年,但这仅是历法计算的体现,并无特殊禁忌。
3月28日7.9级地震发生时,距离角湾玉石市场一公里外的Win Star酒店,百分之九十的房间都住了人,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中国人。破碎的建筑埋住了商人们的一切,证件、财产甚至生命。
我本科读的是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天气动力学专业,毕业于1989年。那一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正处在“工作分配”和“自主择业”的时代转换点上。我们的毕业论文没有举行答辩仪式,学校提前一个月就将我们这届学生派遣回各自生源地,我印象中连毕业酒都没喝,全班照了个毕
“跳出现有的学科概念,将原来的工科学院全部拆分为6个创新学院”“文科招生的比例,会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这些改革措施,看起来颇具魄力,也在线上线下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学人简介:施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研究方向:故事学、谣言学、民俗学学术史、大众文化批评。本文首发于原载于《信睿周报》第136期。
学人简介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科学哲学。著有《蛋先生的学术生存》《故事法则》《故事机变》《故事的无稽法则》《中国龙的发明:16—19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民俗
第一期节目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教授。这期节目从施老师新作《蛋先生的学术生存》出发,一起谈论了青年学者的自我成长,学术丛林的法则和策略,以及施老师治学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