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10年,北京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下降4.2%
北京市成人戒烟率增长近一倍今年是《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十周年。5月26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北京市第六次成人烟草流行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北京市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为19.2%,较2015年《条例》实施累计下降4.2个百分点。各类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
北京市成人戒烟率增长近一倍今年是《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十周年。5月26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北京市第六次成人烟草流行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北京市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为19.2%,较2015年《条例》实施累计下降4.2个百分点。各类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
2025年5月26日,香港医院管理局研讨大会顺利召开,开幕仪式上,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香港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玛丽医院管治委员会主席蔡永忠的共同见证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
一位34岁男子日均点外卖2.5次,最爱重辣烤鱼配奶茶,且不爱运动。因突发胸痛就诊,医生发现其体内形成血管斑块,需终身服药控制。据2024年我国《环境与健康杂志》发布的研究,盛装热食的外卖盒在65℃以上,会释放微塑料及全氟化合物,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当今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最常累及肺部,导致肺结核,俗称“肺痨”。
扬帆自贸港,才聚新时代。为深入贯彻海南省“新春第一会”人才大会精神,积极响应《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荟萃之岛建设方案》及相关三年行动方案,“自贸港人才”微信公众号特设《人才建功自贸港》专栏。
患者,女性,45岁,因胸痛被送入急诊。患者数日前发热,最高体温38°C。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高敏肌钙蛋白T 222 pg/mL,3小时后升高至582 pg/mL;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轻度升高,D-二聚体、胸片和心电图正常。患者被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经
1。突发呼吸困难伴胸痛。如果患者发生肺栓塞,90%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突发胸痛(咳嗽时胸痛加重)、胸骨后压榨及紧缩感等症状。疼痛会向肩部和胸部扩散,酷似心绞痛。如果肺栓塞进展为肺梗塞,常表现为刀割样剧烈疼痛,甚至引起休克、猝死。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2日讯心前区的疼痛是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很多患者还有不典型的症状,比如说左侧肩膀或者左侧手臂内侧出现钝痛,甚至是左手出现放射性的疼痛或者是麻木,上腹部出现不适,还有的是喉部发紧,下巴疼或者是牙疼,但有一部分患者只有胸闷的症状,也有一些下壁
2025年5月24日(周六)中午12:00,FM88.8辽宁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辽宁好医生》节目将邀请: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结核科系胸膜炎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洋医生;主治医师王静医生走进直播间,和您聊聊:结核性胸膜炎,一个不要被忽略的胸痛!欢迎收听、收看。
在这个呼吸相连的世界里,有一位不速之客悄然而至,它的名字叫"新冠"。似乎昨日的风波刚刚平息,记忆中的口罩与酒精的气味尚未散去,这位看不见的敌人便以各种变异的面貌再度敲响警钟。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胸痛中心群消息一响,整个导管室瞬间进入‘战斗状态’!”5月19日15时许,武昌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接诊了一位胸痛患者,通过武汉区域胸痛救治网络完成了一场急救接力。
众所周知,心肌梗死通常是指冠状动脉阻塞造成严重缺血所导致的心肌坏死,而开通罪犯血管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梗死相关动脉的开通有时会有想象不到的后果,因此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病例~
5月17日,在综艺《开始推理吧》中,演员白宇自曝患有气胸,“已经做了好几次手术”。节目期间,白宇主动向大家科普气胸成因,并提及术后体力受限,呼吁避免高强度运动。
新冠病毒的变异株不断出现,导致不同感染者在不同时间感染时可能会体验到不同的症状和病程。有些人可能会感到症状更轻微,而有些人则可能经历更严重的症状。此外,个体的免疫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以及之前的感染经历都会影响到这次感染的感觉。
43岁的钟先生是广州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平日里忙碌,但周末总爱和妻子小梅到老字号茶楼喝早茶。对广东人来说,早茶不仅是吃喝,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点上一壶普洱,配上虾饺、叉烧包、凤爪、牛河粉,夫妻俩边吃边聊,日子惬意得很。这天,他们又来到熟悉的茶楼,点了满满一桌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每年的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5.18”,健康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5.18毫摩尔/升。这个日子提醒人们:重视血管健康,主动管理血管健康,才能争取降低心肌梗死、中风、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当然最为常见的应该就是胸壁的骨关节、肌肉、肌筋膜、脊柱等问题所致,也有一些是肋间神经、胸膜甚至是胸腔脏器所引起。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很多人习惯了忽视身体发出的微弱警报,将疲惫、胸闷或心慌归结为工作压力或简单的身体不适。殊不知,这些被轻易忽略的"小状况",有可能是心脏在无声地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