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

研讨会︱重建全球:观念的全球流动

呼应着国际学术界的新进展,以及面对“全球大变局”,如何理解“全球”,如何重建全球秩序,思想观念在全球的流动中又如何被吸收采纳,进而形塑了全球空间的特性,成为重建全球秩序的动力与思想基础。诸多问题,都需要从思想观念的历史进程中找寻启迪。为此,复旦大学历史系暨全球

研讨会 卢梭 思想史 柏克 沃格林 2025-06-10 16:36  5

圆桌︱全球思想史研究的未来

5月24-25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暨全球史研究院召开了“重建全球:观念的全球流动”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英国、日本、韩国、中国的历史学者齐聚复旦校园,就全球思想史展开讨论。在会议议程最后,特设了“全球思想史研究的未来”圆桌论坛,中外代表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整理

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 思想史 全球史 思想史研究 2025-06-10 16:36  5

杨国荣︱以经验说事:思想史研究中一种需要反思的现象

不知从何开始,人们好谈“经验”,特别是在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的研究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在对“经验”的推崇中,“生存经验”“生活经验”或所处的生活境域、日用常行或日常的生活世界,被提到了至上的地位。按其内涵,这种被注重的经验,虽然常常被视为生活过程的内容,但实质

研究 思想史 经验论 杨国荣 思想史研究 2025-05-19 12:24  10

罗志田||史无定向:思想史的社会视角稗说

史学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我们今日实行的仿西式学术分科确立时间却不算长。不过,在20世纪初年中国“新史学”滥觞之际,章太炎、梁启超就已提出了类似今日所谓“跨学科研究”的主张。(20)这一取向近年来在中国大陆更得到大力提倡,(21)然而若从社会视角看,史学之下各子

视角 社会 思想史 罗志田 社会史 2025-05-08 06:00  7

会议议程丨刘泽华学术思想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暨先生 90 诞辰纪念学术研讨会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迄今已逾百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刘泽华教授开创的以反思王权主义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史研究独树一帜,影响广泛,成为南开史学的一大亮色。今年适逢刘泽华先生诞辰90周年,为了缅怀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弘扬南开史学的学术精髓,推动

刘泽华 思想史 中国政治 中国政治思想史 思想史研究 2025-05-07 19:51  8

李公明︱一周书记:在时代危局中……重返思想史研究的战场

在进入2025年以来的国际舆情中,面临时代惊天裂变的氛围日渐浓重,在战争与和平、地缘政治、全球贸易、种族问题、舆论管控等关键议题的急速观察与焦虑应对中,关于核心观念、价值原则乃至人类命运等更高层面的思考与呼吁不断警醒世人。回顾这段时间所阅读的部分文章,有点惊异

危局 思想史 李公明 思想史研究 沃特莫尔 2025-03-27 12:45  13

《易传》的思想史定位

《易传》指出,古代作《易》者观象察变乃是出于对生存、命运和家国存续的忧患感。“《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系辞下》)这个说法中,既有对上

易经 思想史 卜筮 易传 象传 2025-03-19 06:37  13

罗宗强丨学术水平是不能够量化的

南开大学教授罗宗强先生,广东揭阳人,1931年11月生。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4年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江西赣南师范学院任教。1975年调回南开大学,先在学报工作,后转到中文系任教,担任过中文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罗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

罗宗强 学术水平 思想史 2025-01-10 12:0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