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太尉镇:盘活土地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 赋能乡村振兴
强化宣传引导,激活资源潜力。通过村广播、工作群宣传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动员党员带头参加土地流转,通过算收益账、劳力账、长远账,用切实到手的实惠和村集体的信誉,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配合参与土地流转,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在把握政策导向、尊重群众意愿的基
强化宣传引导,激活资源潜力。通过村广播、工作群宣传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动员党员带头参加土地流转,通过算收益账、劳力账、长远账,用切实到手的实惠和村集体的信誉,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配合参与土地流转,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在把握政策导向、尊重群众意愿的基
大竹县地处川渝陕核心腹地、镶嵌于巴山南麓、四川东隅,明月山、铜锣山、华蓥山在此并肩成“川”,造就了“北纬30°川东第一城”“最美318进川入藏第一站”和“重庆后花园”的独特位势,具有“半小时达州、一小时重庆、两小时成都、三小时西安武汉”的通达格局。为深入学习运
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是增强脱贫地区经济韧性、促进乡村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规模化返贫致贫”。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端午小长假,四川天府新区太平街道桃源村迎来了大批游客,村里的“不止面包”小店顾客盈门,新鲜出炉的面包香气四溢。店主刘大姐一边熟练地为顾客打包面包,一边笑着说:“以前在外面打工,虽然能挣点钱,但心里总是牵挂着家里。现在村里发展旅游,人气越来越旺,我回来开了这家小
店主刘大姐一边熟练地为顾客打包面包,一边笑着说:“以前在外面打工,虽然能挣点钱,但心里总是牵挂着家里。现在村里发展旅游,人气越来越旺,我回来开了这家小店,生意好得超出想象,收入比打工的时候还高呢!”
仲夏时节,走进长子县鲍店镇西马村泽坤樱桃采摘园,沁人心脾的果香扑面而来,郁郁葱葱的枝叶间,一串串红彤彤的樱桃如红宝石般晶莹剔透,缀满枝头,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搬运,客户在地头过秤、付钱,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6月的四川眉山永丰村,稻浪随风翻涌,与观光道上熙熙攘攘的游人、“丰收里” 综合服务中心的茶香笑语,以及远处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乡村图景。这动人的画面,正是三年前那个夏日播撒下的希望种子,破土绽放的模样。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期面临 “单兵作战”“资源碎片化” 困境,超 60% 的村集体年收入不足 30 万元,本质是资源错配与协同缺失。破解之道在于构建 “要素重组 - 机制创新 - 利益共享” 的整合体系,本文从系统论视角解析实操方法论。
6月8日,记者从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获悉,该镇12个行政村2024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合计达800万元,村均增收近10万元。彻底扭转强村年入100万、弱村不足10万失衡局面,是淮南市试点“强村公司”取得的成果。
关于乡村振兴的复杂性,需从历史逻辑、制度变迁与现实矛盾的交织中客观审视。将其难度简单归因于计划生育政策与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导致的干群不信任,虽触及部分历史现实,但忽视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系统性挑战。以下从学理逻辑与实证数据展开分析:
新时代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也是增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时代机遇。从新发展理念视角出发,新质生产力可以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
红墙灰瓦,粉色的蔷薇从院墙这头开到那头,争先恐后,美不胜收,微风拂过,粮食的清香伴随着阵阵麦浪涌向竹篱小院。这般如诗如画的景象出现在广汉向阳高寿村,是乡村产业扎根田园热土的生动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图解民法典,带您了解民法典的亮点法条。
2025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入依法治理新阶段,为健全农村治理体系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村规民约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不仅是村民自治的重要体现,更是法治乡村建设的组成内容。当前,我省通
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城郊村庄,如今站上了莆田“以旅兴村”的C位。村集体经济年可收入43万元,力争5年内实现翻一番,20年内达300万元。这种跨越式发展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发展密码?
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本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和国有农场种地职工。对于农民耕种自己承包地的,补贴对象为种地农民;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自有耕地的,补贴对象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外流转或者其他方式承包的,依据合同约定确定补贴对象。合同未有
近年来,盐池县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为抓手,聚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管理难点堵点,通过建机制、强监督、提质效,扎紧扎牢村集体经济“钱袋子”,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能。2024年,全县村集体资产总额18.02亿元,同比增长8.02%。
近日,在珙县巡场镇三合村的微田园里,一串串红绿相间的“小玲珑”水果番茄挂满枝头,圆润饱满的果实映衬着村民忙碌的身影。这片近20亩的番茄基地,作为三合村集体经济落地的首个产业项目,正成为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金钥匙”。
在达州东部经开区的广袤乡野,一幅“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舒展于青山绿水间。福善镇四合村的百部基地里,600亩药苗在阳光下舒展藤蔓,首批80亩试种区即将开启初采序幕;麻柳镇龙洞庵村的1200亩青花椒地里,村民们指尖翻飞修剪枝丫,墨绿叶片间缀满的青果即将
初夏时节,走进秦安县千户镇白脆瓜种植基地,浓浓的瓜香扑鼻而来,郁郁葱葱的瓜藤长势茂盛,一个个饱满圆润的白脆瓜掩映在翠绿的藤叶之中,让人垂涎欲滴。瓜农们在大棚里忙着挑选、采摘、装箱、打包运往市场,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