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蚌会战前,白崇禧突然拒绝到岗指挥,真相早在半年前被粟裕言中
“蒋军派系林立,尤以蒋系和桂系之间冲突最为激烈,而目前桂系又得到美国人暗中支持,野心更大。正因双方争夺如此剧烈,而偏偏蒋系大部分主力都聚集在江北,江南以桂系势力居多……蒋军派系争斗,最喜欢隔岸观火,如果我们选择此时过江,则会是主动把桂系拖入到战争的漩涡之中。”
“蒋军派系林立,尤以蒋系和桂系之间冲突最为激烈,而目前桂系又得到美国人暗中支持,野心更大。正因双方争夺如此剧烈,而偏偏蒋系大部分主力都聚集在江北,江南以桂系势力居多……蒋军派系争斗,最喜欢隔岸观火,如果我们选择此时过江,则会是主动把桂系拖入到战争的漩涡之中。”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2月3日,在前门广场上,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等举行了庄严的入城仪式。
蒋介石一辈子最憎恨的人,既不是冈村宁次,也不是冯玉祥,甚至也不是李宗仁:抗战胜利后,老蒋八冈村宁次奉为上宾,蒋冯虽然刀兵相见,后来还是拜了把子,老蒋凡事都要给“焕章大哥”三份面子。
看过电影《大进军之南线大追歼》的人,对李宗仁与白崇禧深情告别的一幕大都记忆犹新:准备经香港转飞美国的李宗仁在广西同白崇禧话别时,说出了自己最后的“逆耳忠言”:
蒋介石一辈子最憎恨的人,既不是冈村宁次,也不是冯玉祥,甚至也不是李宗仁:抗战胜利后,老蒋八冈村宁次奉为上宾,蒋冯虽然刀兵相见,后来还是拜了把子,老蒋凡事都要给“焕章大哥”三份面子。
抗战结束后,老蒋着手对国军实施了一系列大范围的改革与重组,许多地方军阀在这次变革中被吸纳为他的附属力量,诸如川军、粤军以及滇军等队伍。至于桂系,作为老蒋的头号对手,虽在这次重组中幸免于难,依然掌控着广西和安徽等势力范围,但他们用以与老蒋抗衡的桂军,在重组过程中
“李德邻这样一搞,我以后还怎么有脸见人呢!”白崇禧无精打采地把报纸扔到一边,现在的他哪里还有当年那股子精神头儿。
1928年6月11日,京津卫戍总司令阎锡山偕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进入北京,国民党二次北伐基本完成。之后,蒋介石令阎锡山、白崇禧同处平津,意在使二人相互制衡,便于其嫡系力量深入北方。
白崇禧和李宗仁并称为“李、白”,是桂系军阀中的灵魂力量,不仅多次受到蒋介石的重视,而且几次受到威胁。
1949年曾经被蒋介石任命为华中剿总司令的白崇禧虽然在国民党将领内被称为小诸葛,但是面对国民党在大陆战场上的失败也是束手无策。白崇禧负隅顽抗最后连自己赖以发家的广西基本盘也丢掉了,在此之际已经去往台湾的蒋介石邀请他到台湾担任行政院长。面对这一邀请白崇禧颇为心动
此时的蒋介石正满腹心事地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国共内战已进入尾声,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抉择摆在了他面前:是继续在大陆苦苦挣扎,还是撤退到台湾岛重整旗鼓?
第四野战军45军,堪称桂军的克星,衡宝战役中,第45军135师以一敌四,独抗桂军四个主力师,并最终取得胜利。
进入1949年下半年的解放战争后期,全国各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正以席卷全国的秋风扫落叶之势坚决、彻底、干净、全部的消灭反动派残余势力,此时,由白崇禧率领、盘踞湖广一带的桂系主力就成了渡江南下的四野面前一块难啃的“骨头”。
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白先慧,悄然踏上了大陆的土地,带着父亲的遗愿回乡,却在登机前被我方察觉。
他感到国家的崛起不可逆转,也意识到,在国民党的政治局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自己的未来并不在那个岛屿上。
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蒋介石迎来了他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此时的他,绝对是国民政权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人物,任职国民政府主席,同时掌控的军权,党权,政权。
1929年蒋介石的日子并不好过,这边他刚刚处理好西北军冯玉祥的事情,没想到这边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唐生智也心生反意。唐生智在河南地区通电全国反蒋,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唐生智在没有经过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把其他势力的军阀也直接写了进去。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唐生
在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四野部队横渡长江后,一路势如破竹,将国民党军后期最强大的战略力量——中南地区的白崇禧集团一一击败。他们成功解放武汉后,继续高歌猛进,在长沙、衡宝以及桂北的多次战役中,将桂系军队的主力部队歼灭了30多万,并将战斗锋芒直接指向了白崇禧的故乡—
其实国民党内斗的问题,自蒋介石北伐时就注定了。大白话说就是:蒋介石联合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组成的新军阀,打败了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等老军阀。然后这四位新军阀就又中原大战,蒋介石最后联合了张学良胜出。
前言:作为仅次于李宗仁的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于1966年末离奇死在了寓所的床上,而曾经的挚友李宗仁却反应非常冷淡,只扔下了一句:他要搞南北朝、炸大陆,被暗杀不值得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