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关税大缓和”:美低调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对等关税”
2025年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修改税则代码,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内存芯片等20类电子产品实施关税豁免。此次调整被彭博社称为“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首次重大转折”,路透社则形容为特朗普在极端关税立场上的“退缩”。根据CBP文件,豁免适用于4
2025年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修改税则代码,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内存芯片等20类电子产品实施关税豁免。此次调整被彭博社称为“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首次重大转折”,路透社则形容为特朗普在极端关税立场上的“退缩”。根据CBP文件,豁免适用于4
近日,国内电商平台百亿补贴的iPhone 16 Pro Max价格突然跳涨400元,从8099元攀升至8499元。这一变化看似“温和”,却引发轩然大波——毕竟这是苹果手机近年来首次在销售淡季逆势涨价。更令人困惑的是,iPhone 16系列自2024年9月上市以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8年特朗普挥动关税大棒时,深圳一家玩具厂老板老张急得整宿睡不着觉——他的圣诞装饰品40%销往美国;但到了2023年,当拜登政府宣布加征电动车关税时,老张却在朋友圈晒出和德国客户的签约照,配文:"地球是圆的,生意总得转着做。"
最近朋友圈被“iPhone要涨价”刷屏了,美国加关税的消息一出,华强北的二手贩子连夜改价,某些平台“国行缺货”的截图满天飞,搞得人心惶惶。
但剧情突然反转,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发文称,对75个“乖乖听话”的国家实施90天关税暂缓,税率统一降至10%,而中国却被单独拎出来,税率从原本的84%直接拉满到125%。
2023年8月,五架满载印度产iPhone的波音747货机紧急降落在美国安克雷奇机场。这些本应销往全美门店的高端手机,却因特朗普政府突增的54%关税政策,被迫在阿拉斯加荒野的临时仓库里堆积如山。库克连夜召开视频会议时,镜头前的供应链高管们集体沉默——这场精心布
在我印象中,喜欢叫别人“乡巴佬”的,大多数是一些没有教养的暴发户。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可要是塌两次呢?"——2025年4月7日下午3点17分,当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华加征34%半导体关税时,这句改编版中国谚语在东莞模具厂流水线上疯狂刷屏。此刻的太平洋两岸,正上演着比《复仇者联盟》更刺激的续集:拜登政府搬出《芯片战争法案》2.
郑州富士康流水线旁,iPhone后盖供应商老林举着3微米误差的样件冷笑:“这得返工?你们当初压价15%时可说误差5微米都行!”这荒诞场景暴露本质:当供应商成为质量管理的“背锅侠”,整个价值链已病入膏肓。
政策划重点:广州积分落户分数线降至-有工作即可申请-,2200万常住人口中1-3是新市民上海试点-租房落户-,郊区一套房可绑定3个户口山东灵活就业者凭居住证就能缴公积金,每月多存1000元抵个税数据说话(国家统计局2025年3月数据):全国跨省流动人口达3.8
1840年,英国战舰用大炮轰开中国国门,强迫清朝接受鸦片贸易!2023年,美国军舰在南海游弋,试图封锁中国科技产业升级。历史看似重演,但攻守之势已逆。一个幽灵般的规律始终盘旋:资本主义的扩张,终将孕育出自己的掘墓人。
“花3000块买的iPad,侧面居然刻着‘中国制造’!”3月12日,首批拿到新款iPad的网友@数码控小张 发帖吐槽。原来,苹果这次悄悄改了设计——“中国制造”从机身背面挪到了侧面,而前几代产品背面还印着“加州设计,中国组装”。评论区瞬间炸锅:“库克这是要搞‘
当北上广深的写字楼里挤满45岁失业程序员,当三四线城市房价突破每平两万,当乡镇公务员招考报录比飙升至1:500——这些魔幻现实背后,一场颠覆中国人口流动格局的巨变正在悄然酝酿。政策红头文件与经济规律的共振,正在将数以亿计的城市人推向农村。这不是乡愁驱动的浪漫迁
凌晨四点的郑州富士康车间,00后质检员小陈揉着惺忪睡眼,突然被零件箱上的"MADE IN CHINA"钢印惊醒——这些本该来自加州的服务器组件,竟贴着深圳宝安的出厂编码。这个魔幻场景,恰似库克与特朗普5000亿美元"重振美国制造"宣言的最佳注脚。
凌晨两点,北京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在充电站刷到一条弹窗新闻,突然坐直身体——手机屏幕上的曲线图显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即将突破700元大关。这个数字,刚好是他妻子抗癌药月度费用的1/3。
凌晨四点的东莞大朗毛织厂,31 岁的李建军第 3000 次重复着缝袖口的动作。缝纫机的嗡鸣声中,他忽然想起十年前刚进厂时,那个在流水线上憧憬未来的少年。此刻工牌上 "优秀员工" 的烫金字,在深夜的灯光下泛着冷光。
2月26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部,河南空港智算中心机房里,一排排服务器闪烁着蓝光,数据流如织穿梭,技术人员专注调试,未来科技气息扑面而来。另一侧的办公楼内,数名施工人员正细心地铺设光纤线路,智算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
凌晨四点的郑州富士康园区,24岁的张明阳在流水线旁打开手机备忘录,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Python编程要点。这个来自周口农村的青年不知道,此刻全国有超过200万工人在类似的场景中学习新技能。当"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充斥网络时,一群沉默的突围者正在用特殊方式改写命
当夜幕降临城中村的出租屋,考研考公的台灯仍在倔强地亮着,朋友圈里"985废物"的自嘲和"孔乙己文学"的刷屏,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困惑:寒窗十六载,为何换不来一张安稳的工位?这场席卷全民的就业焦虑,实则是教育、产业与价值观的连环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