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哲学家那么多,为什么康德最出名?
在人类思想史上,哲学家的名字如同繁星般闪烁,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笛卡尔、黑格尔,每一位都在智慧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然而在这些璀璨的群星中,伊曼努尔·康德的光芒似乎格外耀眼。这位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不仅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轨迹,更以其
在人类思想史上,哲学家的名字如同繁星般闪烁,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笛卡尔、黑格尔,每一位都在智慧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然而在这些璀璨的群星中,伊曼努尔·康德的光芒似乎格外耀眼。这位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不仅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轨迹,更以其
彼得·伯克是剑桥大学荣休教授、新文化史研究的旗手,专长欧洲近代早期历史,尤其专长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在国内外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力。《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是他近年的重磅新作,对流亡者与客居者在知识史上的贡献做了广泛的思考,充满了逸闻趣事和
户晓辉,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早在1905年王国维提出美育概念,1912年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为宗教”。在1913—1914年新文艺一时并起。文学方面报纸文学副刊发达,出现一大批杂志,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引领潮流;美术方面出现杂志封面、月份牌、百美图和漫画的西化美术潮流,导致美术专科学校的建
去年是康德诞生三百周年,从他的祖国德国到世界各地,人们举办了许多学术会议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中国也不例外,有关康德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演讲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年底。这表明康德绝不是像艾伦·伍德(Allen Wood)说的那样,是一个死去已久的人,对我们没什么影
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问题,历来是一个意见分歧的话题。对这个问题的澄清有利于我们从康德哲学思想的高度把握康德美学的精髓,而不是停留于他的那些浮面的个别美学命题和提法。本文试图从康德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的关系以及与批判哲学和形而上学
在哲学史上,“我思”(拉丁语:cogito)与“思维”(thinking)是两个紧密关联但层次不同的概念。
比如有人说到民国那些所谓的学术大师的时候,就有人上来问,他们搞的那些历史、文学、哲学什么的研究,比如魏晋风度之类,能杀死几个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