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David Baker:AI合成蛋白质的广阔应用场景(下)
在上篇中,David Baker介绍了AI辅助蛋白质合成的技术原理,以及蛋白质合成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场景,包括治疗癌症、自体免疫疾病、流行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诺奖 davidbaker 得主david 2024-12-23 14:13 2
在上篇中,David Baker介绍了AI辅助蛋白质合成的技术原理,以及蛋白质合成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场景,包括治疗癌症、自体免疫疾病、流行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诺奖 davidbaker 得主david 2024-12-23 14:13 2
上世纪40年代,德国化学家Theodor Förster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阐明了共振能量转移机理。他发现处于激发态的供体生色团能够通过非辐射的方式,将能量转移到受体生色团。为了纪念Förster,这种机理被命名为FRET(Förster resonance e
2024年12月20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黄雄怡、西班牙赫罗纳大学Marc Garcia-Borràs、卡内基梅隆大学Yisong Guo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atalysis发表题为《Merging photoredox with metall
随着过去2年AI的快速发展,大模型的C端应用层出不穷,深入人心。与之相比,AIforScience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
诺奖 davidbaker 得主david 2024-12-20 11:30 2
随着过去2年AI的快速发展,大模型的C端应用层出不穷,深入人心。与之相比,AI for Science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
诺奖 davidbaker 得主david 2024-12-20 09:40 2
开发能够承受高温强电场的耐热介电聚合物对于电气化至关重要。然而,平衡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这些性质通常呈反比关系。传统的直觉驱动的聚合物设计方法会导致缓慢的发现循环,从而限制了突破。
诺奖 三院 natureenergy 2024-12-19 17:45 2
开发能够承受高温强电场的耐热介电聚合物对于电气化至关重要。然而,平衡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这些性质通常呈反比关系。传统的直觉驱动的聚合物设计方法会导致缓慢的发现循环,从而限制了突破。
诺奖 三院 natureenergy 2024-12-19 10:41 3
有趣又有料!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和抖音知识联手打造的《对话世界顶尖科学家》近日已陆续上线。在5期节目及科学特别企划中,从生命科学到人工智能、从微观世界到宇宙奥秘,抖音科普创作者和科学家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对话。
Netflix野心勃勃的剧集版《百年孤独》,延续这本1967年出版让全球读者沉醉50年的魔幻写实剧情:一部关于拉丁美洲迷人且残酷历史的宏大史诗。
资本、人才都在疯狂涌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进展突飞猛进,但技术进步与经济繁荣之间的关系是密切且复杂的,尤其是技术进步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到底会惠及大众还是加剧贫富差距呢,又有什么样的制度能够引导技术向善呢?
Cell、Nature、Science:这些是诺贝尔奖得奖之作常见的发表平台,被称为CNS期刊。由此可见,CNS期刊受大众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正因为如此,很多排行机构将CNS的发文数量作为大学综合实力体现的重要指标。
资本、人才都在疯狂涌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进展突飞猛进,但技术进步与经济繁荣之间的关系是密切且复杂的,尤其是技术进步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到底会惠及大众还是加剧贫富差距呢,又有什么样的制度能够引导技术向善呢?
作者:Kathy碎碎念【写在开头】2025美本申请风向标线下讲座来啦!视角学社联合翠鹿升学榜将在上海(1月1日)、北京(1月4日)双城举办重磅讲座,解析20万录取大数据,第一时间复盘申请季。参与讲座,即可免费领取最新版《2025顶尖美本录取数据报告》。席位有限
据《柳叶刀》统计,我国慢阻肺患者已突破1.5亿大关,每年新增病例在1000万-2000万之间,超150万人因此病逝,平均每分钟夺走2.5条生命。然而,我国慢阻肺的知晓率仅为1%,意味着绝大多数患者都在无声无息中忍受疾病折磨。
科技与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全球共识。走向世界的青年们将以怎样的姿态站上国际舞台?如何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和变革的科技创新性人才?是全球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首先,必须声明的是,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老师的论文在1956年6月22日投稿于物理评论,1956年10月1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吴健雄女士于1957年1月12日完成的在“在β衰变中检验宇称守恒”的实验报告,所引用的是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老师的论文,莱德曼,加文小组一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充满了无限可能与挑战。AI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制造到日常生活,从医疗健康到金融服务,无一不受到其深远影响。
近年来的诺贝尔奖项中,奠基重大技术的研究和促成科学走向应用的技术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位置。这可能意味着,认为中国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爆棚会让中国更多更快地斩获诺奖的说法值得商榷。
2024年12月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首次授予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John Hopfield和Geoffrey Hinton因其在神经网络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此殊荣。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典礼上,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Hinton讲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人
注:原创首发,抄袭搬运到任何平台、都必追究到底!腿长,追得也比较凶.....定期更新作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观点和价值,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