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良种良法齐发力 油菜花开笑开颜
近年来,花溪区结合区内气候、土质等生产条件,认真开展粮油作物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在主导品种方面,主推品种6个,分别是油研2020、黔油32、黔油31、黔油早2号、德选油8号、油研585;在技术方面,主推技术3项,油菜轻简化直播技术、甘蓝型油菜栽培技术、油菜
近年来,花溪区结合区内气候、土质等生产条件,认真开展粮油作物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在主导品种方面,主推品种6个,分别是油研2020、黔油32、黔油31、黔油早2号、德选油8号、油研585;在技术方面,主推技术3项,油菜轻简化直播技术、甘蓝型油菜栽培技术、油菜
冬去春来,油菜花由南及北渐次盛开,由浅入深,层层叠金,放眼望去满目金黄明丽,蔚为壮观。正如明代文学家王守仁诗中所云:“油菜花开满地金,鹁鸠声里又春深。”
刘忠松左手轻轻握着一株油菜的花冠,右手用镊子熟练地摘除花朵,拔除还未开花的花骨朵的花萼、花瓣和雄蕊,涂上花粉,装上白色保护套,“去雄杂交”的一套流程顺利完成。一开春,他们就开始了新一轮品种选育繁育,这是第一步。
刘忠松左手轻轻握着一株油菜的花冠,右手用镊子熟练地摘除花朵,拔除还未开花的花骨朵的花萼、花瓣和雄蕊,涂上花粉,装上白色保护套,“去雄杂交”的一套流程顺利完成。一开春,他们就开始了新一轮品种选育繁育,这是第一步。
刘忠松左手轻轻握着一株油菜的花冠,右手用镊子熟练地摘除花朵,拔除还未开花的花骨朵的花萼、花瓣和雄蕊,涂上花粉,装上白色保护套,“去雄杂交”的一套流程顺利完成。一开春,他们就开始了新一轮品种选育繁育,这是第一步。
朱杨研究员,近三年系统性开展了甘蓝型油菜短生育期和耐低温性相关的生物育种攻关工作,发表论文7篇,其中通讯作者4篇,申请专利3项(已授权1项),参与编写教材3本(已出版1本)。受邀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报告10余次,担任Crop Design,Seed Biolog
每年大年初二,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时,西南大学油菜团队的科研人员们便已匆匆奔赴那片金色的油菜花田。二十年如一日,他们在地里仔细观察并记录每一个优良品系的花期、性状表现,对符合育种目标的品系逐一套袋自交、回交、杂交等,配制上百个杂交组合,再回到实验
孙程明,周晓婴,陈锋,张维,王晓东,彭琦,郭月,高建芹,胡茂龙,付三雄,张洁夫
日前西南大学油菜团队成功选育出全生育期180天以内的耐迟播早熟油菜品种渝油342,不仅攻克了传统油菜品种生育期长、机械化水平低等产业瓶颈,更为我国粮油安全贡献了重庆力量。
图为考虑电子溢出效应分子模拟方法的示意图:(a)双电层界面的电极诱导电荷;(b)诱导电荷的多极矩展开;(c)诱导电荷分布的示意图。红色、蓝色等值面分别代表正电和负电。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研究表明,在遗传背景接近的情况下,黄籽油菜较黑籽油菜种子含油量更高,而木质纤维素含量更低,故在甘蓝型油菜育种中备受青睐。然而,目前已克隆的绝大多数黄籽基因均为隐性基因,这极大限制了甘蓝型油菜黄籽品种的培育。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石磊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BnamiR827-BnaA09.NLA1-BnaPHT1 module regulates phosphate home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