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盐碱地变身鱼稻共生田
榆中县青城镇建亭村五良养殖场的百亩撂荒地里,负责人张远斯正指导工人播种旱稻。不远处的鱼塘里,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构成了一幅“稻鱼共生、鱼粮共赢”的生态种养新图景。
榆中县青城镇建亭村五良养殖场的百亩撂荒地里,负责人张远斯正指导工人播种旱稻。不远处的鱼塘里,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构成了一幅“稻鱼共生、鱼粮共赢”的生态种养新图景。
「新昌吧,算是第二梯队里的优秀代表,不算大红,又挺有自己的存在感。」张展这么形容他的家乡。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二柱又买新车了!这次是辆大奔!"河南周口市李楼村的村民围着村口的黑色轿车议论纷纷。三年前还住在漏雨瓦房里的王二柱,如今成了全县闻名的"种粮状元"。去年他承包的3000亩地,纯利润突破130万元。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种地秘诀竟是三个"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