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处有礼②|中国外交有了钧瓷的颜色
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南历史悠久、名窑星罗,一件件陶瓷器物承载着时光的温度与匠人的心意。从泥与火的对话中走来,它们不仅映照出东方美学的澄澈意境,也在文明交流的长河中化身诉说中国故事的无声“使者”。4月15日起,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大河网联合推出“瓷处有
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南历史悠久、名窑星罗,一件件陶瓷器物承载着时光的温度与匠人的心意。从泥与火的对话中走来,它们不仅映照出东方美学的澄澈意境,也在文明交流的长河中化身诉说中国故事的无声“使者”。4月15日起,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大河网联合推出“瓷处有
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南历史悠久、名窑星罗,一件件陶瓷器物承载着时光的温度与匠人的心意。从泥与火的对话中走来,它们不仅映照出东方美学的澄澈意境,也在文明交流的长河中化身诉说中国故事的无声“使者”。4月15日起,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大河网联合推出“瓷中有
2025年3月2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聘任钧瓷烧制技艺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为省政府文史馆员,聘期5年。一同受聘的还有石品、张智民、李树建等8位各界知名人士。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被遗忘在博物馆的珍宝,而是转变为新风尚的国潮单品,年轻一代以独特的方式传承着这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大胆创新的背后,钧瓷作为千年工艺的代表,如何在现代变革中保持其核心价值?
△2024年11月,河南省禹州市检察院检察官来到该市神垕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向全国人大代表孔相卿汇报检察工作情况,并围绕基层矛盾化解、知识产权保护、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向当地群众开展普法宣传。
3月9日晚,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登上《晚间新闻》“观两会·代表委员议国是”栏目。节目中,孔相卿围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展现了他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建言。
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的神垕镇,素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钧瓷之都”的美名。近日,记者在这里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了解钧瓷的发展历程。
2024年11月,河南省禹州市检察院检察官来到该市神垕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向全国人大代表孔相卿汇报检察工作情况,并围绕基层矛盾化解、知识产权保护、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向当地群众开展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