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的行书《岳阳楼记》
笔锋凌厉俊健:在书写中,笔锋所到之处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拖沓,如“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吞”等字,笔锋凌厉,展现出一种俊健之美,毫无板滞之气。
笔锋凌厉俊健:在书写中,笔锋所到之处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拖沓,如“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吞”等字,笔锋凌厉,展现出一种俊健之美,毫无板滞之气。
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苏州府吴县人,二十八岁中乡试第一,故称 南京解元”。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
王无回为三潭诗卷作跋:先文安弱冠时即弄柔翰,垂四十年。虽身历通显,颇耽著作之癖。人只知其运腕神化出入晋唐,不知其书画一道特游艺耳。此仿汉隶书于百泉之右,观水势澎濞澄然,万顷琉璃光,以助笔兴,故远探月窟之奇,散印雪鸿之迹,真足宝重......
梁诗正: 第一的名号愧不敢当,雍正年间的行书大家,温润平和,典雅和美,启功书法根出一脉!
莫是龙行书诗卷《子夜四时歌》,纸本,18.2×134.2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冯子振是元朝官吏,著名文人。不仅书法才能杰出,还擅长诗文,文笔绝佳。收到此墨迹的放牛光林是日本镰仓时代到南北朝时代的临济僧。他于文保二年(1318)渡航至中国参访高僧,于1324年返国,回国后历任建长寺、建仁寺、天龙寺、南禅寺的住持,为振兴日本禅宗做出了贡献。
学历和书法有没有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有的朋友说书法和学历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也有朋友说书法和学历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笔者却支持前者,你支持前者还是后者呢?诸如下面的这封信,这种伟人写给徐海东将军的一封信,虽然采用了行书的形式书写
崔寒柏的作品在书法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也在国际上展现了中华书法的魅力。
崔寒柏的作品在书法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也在国际上展现了中华书法的魅力。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我点开图片,仔细观看,这幅作品共十八个字,从右向左分四列排布,整体布局舒朗开阔,和谐统一,一笔一划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的那种豪迈气势,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书写者那澎湃的激情。
记住这个规律练字事半功倍如虎添翼,行书控笔,以常用字染荣集为例,看一下木字底及相关常用字行楷转换技巧: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通过简化笔画和改变笔形,形成了一种流动、率意、潇洒的书写风格。主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笔画流畅连贯、笔法丰富多变、结构灵活多样、具有动态美感。
陈继儒是明代万历至崇祯朝最负盛名的山人隐士代表和文学家,其与董其昌友情至深。陈继儒所作《峨眉行》收录于《媚幽阁文娱》。
想象一下,如果书法界也有“穿越剧”,赵孟頫大概就是那位自带“圆润滤镜”的男主角。这位元代书法界的顶流,硬是用一支笔把行书写成了“治愈系美学”。不同于唐代书法的方正威严,赵体行书像是被春风揉过的面团——笔画圆润饱满,结构舒展如云,连转折处都透着股“不着急,慢慢来
在书法艺术的璀璨星河中,“天下四大行书”犹如四颗耀眼的明珠,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帖》,这三部作品早已名扬四海,为世人所熟知。然而,同为“天下四大行书”之一的杨凝式行书,却似乎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鲜为人知。
中国抗战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抗日名将,他们心怀民族大义,保家卫国,不少人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张自忠、傅作义、张灵甫、李宗仁等,他们的名字与壮烈的抗战史紧密相连,背后还藏着鲜为人知的书法才华。
文征明(1470-1559年),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初名壁(或作壁), 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 因曾任翰林院待诏,故人又称文待诏。
敌军侵犯我们行列阵地,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
两副四尺对裁行草对联+两幅四尺整张中堂“寿”+六尺对裁行书横幅【规格】:对联136㎝x34cmx2+中堂寿136㎝x68㎝+横幅180㎝x48㎝。【材料】:安徽泾县产万年红宣纸、蜡染宣【释文】欧阳晓斌撰联贺老父亲欧阳炳老先生九十寿诞:九秩传薪火田畴写就神农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