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年光阴种出幸福花
“以前村里人出门都得踮脚踩石头,现在柏油路通到家家户户的门口,晚上路灯亮堂堂的。”4月12日,在河南省武陟县大封镇老催庄村玫瑰种植基地,村民王大娘边给玫瑰掐尖边和记者唠嗑。十年前那个“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省级文明村”,这背后离
“以前村里人出门都得踮脚踩石头,现在柏油路通到家家户户的门口,晚上路灯亮堂堂的。”4月12日,在河南省武陟县大封镇老催庄村玫瑰种植基地,村民王大娘边给玫瑰掐尖边和记者唠嗑。十年前那个“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省级文明村”,这背后离
近日,团临汾市委与临市青年联合会携手农林水牧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创业青年及青年代表,共同开展了“助力乡村新发展·注入振兴青动力”主题实践活动。大家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分享的形式,激发了乡土情怀,为临汾的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从小在农村生活了十八年。记忆的河流,总停在那个陈旧的岸上,不曾有一个新的渡口让我上岸。后来记忆没有大刀阔斧地更新,反而收拾了一些破碎的景象:农村停滞不前,街道脏乱差,土屋破瓦房,老人无人管,留守儿童“放羊式成长”。这些老旧的“档案”我不曾敢
据《桑耳庄村志》记载,桑耳庄村明代初期建村,以姓氏得名。历史上,这是个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贫困山村,村民吃水,近则要到离村3.5公里的黄崖泉担山泉水,远则要到5公里外的露水河、浊漳河取水。
台庄村多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吸纳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种植起金银花这味中药材,大家信心十足、干劲十足。“金银花抗旱、耐寒、抗盐碱,用途广泛,既能入药、茶用,又能观赏。”“金银花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更有宣散风热,
济青高铁在村东的高架桥上呼啸而过,疾驰的列车穿过麦田需要多长时间,沈靖宇没有专门计算过,但还是选择把哪吒墙画绘制在正对着高架桥的农舍墙上。2018年,济青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沈家庄村成为邹平站和淄博北站两个站点之间的必经之路。飞驰的列车一往无前,为乡间炊烟与都市
成安镇范耳庄村、桃圈村以“小喇叭”撬动“大整治”,动员全民参与城乡环境整治提升,一场“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响应”的环境美化热潮正在成安大地蓬勃兴起!
因为年岁大了爱忘事儿。为了不耽误事儿,我在电脑前放了一个备忘录,过几天就看一看到日子了没有。15日、16日、20日、21日、22日,去崶源庄梨花节的日子终于到了。
3月3日开始,南召县委第三巡察组采取驻村巡察方式对白土岗镇瓦房庄村等10个村级党组织开展巡察。巡察组坚持一线工作法,吃在村、住在村、巡在村,紧密贴近群众,充分发动群众,深入走访群众,着力查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户走访时,多名群众反映太阳沟组进组道路路基破损严重
近年来,行唐县引导农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有机红薯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图为该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一家红薯种植合作社的社员在扩繁大棚内栽植脱毒红薯秧苗。
活动现场,一抹抹跃动的红马甲与嫩绿的树苗交相辉映。经验丰富的志愿者现场示范教学,大家挥锹铲土的动作逐渐从生疏变得娴熟。志愿者们默契配合,一边种树,一边交流着植树的技巧和经验,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志愿者们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琅琊新闻网讯春风送暖,大地复苏,眼下又到了春播的最佳时机。来到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顺德庄村“德音农业专业合作社”田间地头,只见一座座轻钢结构现代化高科技大棚连片分布,错落有致,派驻顺德庄村第一书记工作组、村“两委”成员正带领公益岗热火朝天地施肥、点种、拢地,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