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推动耕地保量提质
为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日前,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多措并举提升耕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实施意见 撂荒地 保量 耕地保量 2025-04-22 22:31 3
为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日前,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多措并举提升耕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实施意见 撂荒地 保量 耕地保量 2025-04-22 22:31 3
近年来,陇南市武都区将撂荒地整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举措,累计整治撂荒地超23万亩,昔日的荒坡地正逐步蜕变为“致富田”“希望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春耕备耕工作开展以来,秦安县中山镇积极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主推品种、主推栽培技术,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种植大户等,在黄树湾流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扎实开展了翻地、旋地、施肥、覆膜等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
"说农村耕地撂荒的人,都是在抹黑新农村建设!"在某三农论坛上,这条高赞评论引发激烈争论。当专家学者与自媒体围绕"撂荒论"隔空交锋时,武陵山深处,村民王福顺正对着自家三亩长满茅草的坡地发愁——这片被卫星拍到的"撂荒地图斑",是他去年含泪放弃的玉米地。
✅【首页全景】——农田数据一图统览,旱涝虫害无处藏身!✅【领导驾驶舱】——决策不再“拍脑袋”,大数据实时指挥增产!✅【卫星遥感监测】——水稻长势、作物类别,24小时“天眼”精准追踪!✅【智能监管系统】——自动识别撂荒、非农化,耕地保护不留死角!✅【农业保险赋能
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时节,东乡县汪集镇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劲头,聚焦撂荒地整治“硬骨头”,打出政策引领、示范带动、服务保障“组合拳”,全面推进春耕生产,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云上恩施报道(来凤通联记者 杨依泉 通讯员 邓明安)布谷啼鸣,奏响春耕序曲;山乡沃野,掀起垦荒热潮。2024年4月20日,来凤县三胡乡猴梨堡村蓝河片区,一片热火朝天。猴梨堡村“两委”成员、县铁路办驻村工作队与20多位村民齐聚于此,打窝、施肥、播种、插秧,各施其
四月的马鞍河春潮涌动,浅丘地貌下特有的小山岗连绵不断。10日清晨,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冷家村200余亩麦田翠浪翻涌。内江市绿丰园家庭种植农场主王天才领着10余名村民穿梭田间补位进行人工稳籽作业。与前两天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的场景,形成了传统人力与现代科技交织的春管
时下,正是春耕正酣之时,为筑牢粮食生产稳定与安全防线,韶关曲江区白土镇全方位发力,积极开展撂荒地整治行动,以多种举措“唤醒”沉睡撂荒地,激活土地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撂荒地整治是稳定粮食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通川区以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为目标,对撂荒地进行全面摸排,加强宣传引导,多措并举进行撂荒地整治,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让“良田”回归“粮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通川区磐石镇以撂荒地整治为抓手,通过志愿服务与科技赋能相结合,全力推进米田村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为粮食安全与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撂荒地整治是稳定粮食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通川区以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为目标,对撂荒地进行全面摸排,加强宣传引导,多措并举进行撂荒地整治,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让“良田”回归“粮田”。
近年来,西和县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盘活利用撂荒土地,稳定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做足土地增面、增产、增效“文章”,扛稳“粮袋子”,鼓起“钱袋子”。
撂荒地整治是稳定粮食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通川区以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为目标,对撂荒地进行全面摸排,加强宣传引导,多措并举进行撂荒地整治,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让“良田”回归“粮田”。
近年来,达川区赵固镇谷王村大力整治撂荒地,发展集体经济,300余亩荒地变身良田,广泛种植小麦、辣椒等作物。部分留守村民参与种植,以劳务报酬形式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5000元。
该区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统一管理,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积极推进垦造类、恢复类补充耕地指标入库工作,坚决打击“大棚房”和侵占耕地、乱占耕地建房等行为,牢牢守住66.4万亩耕地、55.8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在高标准农田建
这几天,汉家岔镇大庄村玉米种植户张建保在邻居的帮助下,正在进行春季覆膜工作。得益于现代化机械和政府免费发放的农膜,张建保今年的春耕工作既省时省力,又降低了种植成本。
又是一年春耕时节,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和种植户们抢抓农时,扎实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为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春分时节,走进巴中市南江县大河镇的乡村田野,桃李争妍,油菜花开得正闹,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在田间劳作的村民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片土地曾因劳动力外流、土地贫瘠而撂荒近十年,如今却成为全县粮食高产示范田。短短三年间,大河镇通过党群合力、科技赋能、机制创新,累计恢
春分过后,漠阳江畔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庆大育秧中心,机械臂抓出翠绿秧苗;岗美镇隆岗村托管田里,无人机精准播下新种,一幅幅“人勤春早”的耕作图景正火热铺展。作为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缩影,阳春市正以“抢”的劲头、“智”的动能,按下春耕“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