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人类的终极能源
核聚变兼具“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布置灵活、安全环保”等优点,相较于其他主流发电方式有着明显优势。以氘氚(D-T)聚变为例,聚变单次反应即可释放 17.59MeV 能量,将现有能源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了千万倍;此外,核聚变安全环保,原料易得,发电环境无特定要求。
核聚变兼具“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布置灵活、安全环保”等优点,相较于其他主流发电方式有着明显优势。以氘氚(D-T)聚变为例,聚变单次反应即可释放 17.59MeV 能量,将现有能源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了千万倍;此外,核聚变安全环保,原料易得,发电环境无特定要求。
在人类文明的浩瀚长河中,能源一直是推动进步的核心动力。从钻木取火到化石燃料,再到核能,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能源革命的门槛上——可控核聚变,这一被誉为“未来能源终极解决方案”的技术,正逐渐从科幻走进现实。
“可控核聚变”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控制轻原子核(如氘和氚)的聚变反应,使其持续稳定释放能量的过程。
近日,中核集团宣布"中国环流三号"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运行。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正式进入"燃烧实验"阶段,为工程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期,可控核聚变作为 "终极能源" 的战略价值持续凸显。随着 AI 算力爆发带动电力需求激增(2025 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占总量 3%),清洁核能的技术突破成为能源安全重要支撑。近期行业迎来里程碑进展:中国聚变能源公司获两大央企注资 1
可控核聚变作为新一代清洁能源技术,因其燃料储量丰富、零碳排放的特性,被国际科学界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
行业方面,全球主要国家均加速推进核聚变研究与商业化进程。据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2025年1月发布的《2024年国际能源科技发展态势分析》显示,全球主要国家开启新一轮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加速发展。我国多个核聚变试验装置也取得突破进展,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启动聚变项目规
“人造太阳”,即模拟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过程的装置,通过可控热核聚变的方式带来清洁能源,有望解决人类能源危机。我国在“人造太阳”领域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