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纠纷-借投诉举报之名诽谤他人
在网络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投诉举报本是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监督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然而,总有一些人打着投诉举报的幌子,恶意捏造事实、诋毁他人名誉,将这一正当手段异化为打击报复的工具。这类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他人的声誉,还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引发了诸多名誉权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名誉权 民法典 恢复名誉 名誉权纠纷 2025-06-13 20:08 8
在网络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投诉举报本是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监督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然而,总有一些人打着投诉举报的幌子,恶意捏造事实、诋毁他人名誉,将这一正当手段异化为打击报复的工具。这类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他人的声誉,还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引发了诸多名誉权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名誉权 民法典 恢复名誉 名誉权纠纷 2025-06-13 20:08 8
2014年,原告张某某将自己的医院托管给蒋某,并签订合同,合同中约定,在托管期间,医院的装修改造费用由蒋某自行承担。在蒋某托管期间,被告于某承担了医院的空调安装事宜。蒋某结束托管后,被告于某多次向原告张某索要人工费,原告向被告告知托管合同约定的事项后,被告仍向
“我是刘某,我以前与梁老师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好,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辱骂了梁老师,我现在向梁老师道歉,对不起”。近日,湖北省宣恩县人民法院晓关法庭顺利调解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被告刘某当庭发布抖音视频,向原告梁某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