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坦克弹药——碎甲弹的潮起潮落
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碎甲弹,是一种利用弹丸装药在装甲表面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使装甲内壁碎裂飞出的破片来杀伤人员、破坏装置的炮弹。这种炮弹的特点是:命中角较小时也不易跳飞,弹丸初速和旋转对碎甲效果影响不大,有效碎甲厚度为弹径的1.5~3倍,由于碎片速度高达150
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碎甲弹,是一种利用弹丸装药在装甲表面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使装甲内壁碎裂飞出的破片来杀伤人员、破坏装置的炮弹。这种炮弹的特点是:命中角较小时也不易跳飞,弹丸初速和旋转对碎甲效果影响不大,有效碎甲厚度为弹径的1.5~3倍,由于碎片速度高达150
穿甲弹的代表是3BM42其总重量为7.05千克(脱壳后重4.85千克)。弹芯长度为574毫米,直径为31毫米。其平均初速为1715米/秒,在2千米处能以60°的角度穿透210毫米的轧制均质装甲。后期型可以使用3BM60,同样角度可以穿透300毫米的轧制均质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