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又一个村推出生育奖励方案:结婚奖1万,每生一娃奖1万
2025年5月15日,据广州日报消息,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新四黄塘村甩出的“王炸”——《新四黄塘村促结婚助生育奖励方案》在网上引发热议。为响应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政策,新四黄塘村提出夫妻双方任一方属黄塘村民小组户籍的,符合婚姻法且仅限于初婚登记,可获1万元
2025年5月15日,据广州日报消息,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新四黄塘村甩出的“王炸”——《新四黄塘村促结婚助生育奖励方案》在网上引发热议。为响应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政策,新四黄塘村提出夫妻双方任一方属黄塘村民小组户籍的,符合婚姻法且仅限于初婚登记,可获1万元
2025年5月15日,据广州日报消息,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新四黄塘村甩出的“王炸”——《新四黄塘村促结婚助生育奖励方案》在网上引发热议。为响应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政策,新四黄塘村提出夫妻双方任一方属黄塘村民小组户籍的,符合婚姻法且仅限于初婚登记,可获1万元
近日,东莞市横沥镇新四黄塘村发布了《新四黄塘村促结婚助生育奖励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夫妻双方任一方属黄塘村民小组户籍的,于2025年4月1日起注册结婚,符合《婚姻法》且仅限于初婚登记,可获一万元奖励(凭结婚证领取);于2025年4月1日起至2
5月10号起,全国结婚离婚登记不用回户口所在地了。现在办证只需要身份证和一张声明书,连户口本都不用带。各地还开始发结婚补贴,有的地方给4万,有的给红包,听说是为了让年轻人多结婚生娃。
昨天刷到"广州一村结婚生娃最高奖10万"的热搜时,我差点把咖啡杯摔了。这个位于白云区的百年侨乡,最近凭一纸婚育奖励方案,硬是把村支书的办公室变成了"网红直播间"。作为常年研究人口政策的吃瓜群众,我决定扒一扒这波操作背后的门道。
继实施“初婚奖励方案”以来,4月23日,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岭村再出台“生育补助方案”,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是南岭村户籍股东成员,合法生育一孩奖励1万元,二孩奖励2万元,三孩奖励3万元。也就是说,南岭村户籍股东成员“结婚+生娃”,最高可以获得10万元奖金。
近年来,我国多地试点推行婚育奖励政策,通过现金补贴、消费券、实物礼包等方式鼓励适龄青年结婚生育。从山西吕梁的1500元“初婚红包”到广州白云区南岭村最高4万元的“村级奖励”,再到浙江常山县的“适龄婚育阶梯补贴”,创新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白云区龙归南岭村的张哥挥舞着结婚证冲出民政局,大喊:“等了28年终于等到今天!”邻里的王婶则用手机直播,兴奋地叫道:“4万现金啊!我儿子明天就带女友来登记!”村里广播不停播放:“初婚奖励仅剩三天,二婚三婚者勿扰!”
最近,一条关于结婚就能拿钱的消息在朋友圈被广泛传播,不少人感叹现在结婚还能赚钱。确实,为了鼓励年轻人步入婚姻殿堂,全国多个地方开始发放现金奖励,最高达到4万元。下面来详细说说这些奖励如何领取以及背后的含义。
当全国网友还在为"520结婚登记"抢破头时,广州南岭村的王小明夫妇已经揣着4万元奖金笑开了花。这对95后小夫妻怎么也没想到,民政局递上结婚证的瞬间,村委工作人员直接塞来厚厚一沓现金——原来现在领证还能白捡一年工资!
多家媒体透露,有各地政府为了鼓励适龄婚育,可谓是绞尽脑汁,又是发钱奖励结婚,又是搞各种福利政策,像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南岭村,初婚夫妻最高能申领4万元奖金 ,就盼着能刺激刺激大家走进婚姻殿堂。
今天白天,多云间晴,南风转北风3到4级,今天夜间,多云间晴,北风3到4级,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11℃,相对湿度30%-80%,28日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北风转南风3到4级,13到22℃,29日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南风3到4级转4到5级阵风6到7级,
4月26日,多地宣布发钱奖励结婚冲上热搜。据广州日报4月15日报道,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南岭村日前出台政策,双方或一方为南岭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初婚夫妇,婚姻关系至少保持1年,凭合法结婚证即可申领2万元一次性奖励。
日前,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发布通报,公布2024年度广东省志愿服务“最美最佳”先进典型名单。其中,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凌晨一点多,两名醉酒男子在布吉南岭村搭乘的士,到达罗湖时,一名醉酒男子下了车,并加了司机微信,嘱咐要把朋友安全送到南山区。抵达目的地时,司机下车帮乘客开车门,此时,另一名男子误将100668元转入司机账户。
巅峰之战,谁将问鼎冠军?深圳版 “村超” 又将如何把热血足球与社区文化碰撞出火花?3月22日,2024-2025深圳农商银行铁狼本地杯社区足球赛总决赛暨闭幕式,将在深圳南岭小学盛大开启。松岗足协队与南岭村队将展开冠军巅峰对决,壆岗队和笋田足球队也将为季军荣誉展
一、3月7日至9日,“海派旗袍映星洲”特展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展览汇聚了色彩、款式多样的各类旗袍,不仅充分展现了海派旗袍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新加坡民众深入了解旗袍文化,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服饰之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