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戏相逢 | 闽派文艺,再出爆款
5月17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揭晓5部获奖作品和5部提名作品名单,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福建省文联、省剧协组织选送的闽剧《画网巾先生》(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作演出,戴先良编剧)获奖,梨园戏《促织记》(由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创
5月17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揭晓5部获奖作品和5部提名作品名单,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福建省文联、省剧协组织选送的闽剧《画网巾先生》(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作演出,戴先良编剧)获奖,梨园戏《促织记》(由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创
千年窑火,碓声不绝,闻名世界。德化窑址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重要遗产点之一、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德化“世界陶瓷之都”称号、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德化白瓷入选福建文化标识……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闽南地区,广泛流传于我国台湾及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它博采众家之长又独树一帜,形成极富闽南传统特色的表演艺术,特别是丑角表演闻名遐迩。这一古老剧种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闽南地区,广泛流传于我国台湾及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它博采众家之长又独树一帜,形成极富闽南传统特色的表演艺术,特别是丑角表演闻名遐迩。这一古老剧种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闽南地区,广泛流传于我国台湾及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它博采众家之长又独树一帜,形成极富闽南传统特色的表演艺术,特别是丑角表演闻名遐迩。这一古老剧种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福州评话,是用福州方言说表、吟诵的评书评话类曲种,韵白相间、且说且吟、铙钹间奏,被誉为“讲唱文学的活化石”。福州评话由北方说书演化而来,成形于明末清初,是福州方言地区最具大众化的民间曲艺,2006年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漳州布袋木偶戏——这项流传千年的“掌中戏”,凭借“十指弄乾坤”的绝技,将传统戏曲的唱念做打浓缩于方寸舞台之间。2006年,它以“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漳州木偶头雕刻”入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国罕见的跨类别非遗项目。这一古老的闽派文艺精品
1990年5月,到任福州市委书记没多久的习近平,找来市文化局局长马国防,向他了解福州地方文化保护、传承,以及正在推进的“振兴闽剧”工作的进展情况。谈话结束时,习近平对他说:“小马,你是外地人,在这当文化局长;我也是外地人,在这当市委书记。咱们都不是福州人,但更